深耕“蓝海”,烟台不少方面已走在前面。
全省首个成立蓝色经济研究会
2010年,烟台成立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推进落实蓝色战略,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全省首个蓝色经济研究会。依托研究会专家、科研院所和海洋经济企业,烟台积极开展蓝色经济规划和政策研究,烟台大学、鲁东大学、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门增设涉海专业学科,在蓝色经济区科教人才管理、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集中集约用海、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喜人研究效果。
同时,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出台施行,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和中韩铁路轮渡、国家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岸带综合整治试点、无人岛开发试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等列入省规划,为今后推进实施奠定基础。
培育一批蓝色经济发展亮点
2010年初,烟台出台《2010年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确定了20项具体工作,全力推进总投资1320亿元的66个蓝色经济重点项目,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省级船舶工业园等23个蓝色经济重点园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山东核电研究院海阳分院等18个蓝色经济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蓝色经济发展亮点。
目前,全市已完工风电场总数达到17个,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1.6万千万。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分院海阳基地、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均已落户烟台。
海洋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形成了以莱福士海洋工程、巨涛海洋重工、中柏京鲁船业、大宇造船、杰瑞石油等为代表的产业高地,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44亿元,增长17.1%。
目前,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和绿叶生物技术产业园已吸引15家生物制药企业落户,形成了以保健型、功能性海洋食品、保健品和生态化妆品开发为主的产业体系,估计2010年全年可实现产值18.2亿元,增长50.4%。
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3月完成规划
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岛四园”,滨海旅游产业,在蓝色经济发展中增创出新的优势。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3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8.2亿元,分别增长17.9%和20%。
长岛是环渤海地区唯一海岛县,作为我国北方罕有的岛群资源,开发价值极高,目前正在进行总体规划,3月份可完成规划,正式启动建设。
牟平东部新城开发项目中的2.3万亩沿海滩涂整理工程已基本完工,礁石滩海岸开发全面开工,龙湖滨海地带综合开发项目正在完善规划。莱州临港产业区项目正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和园区整合开发。目前莱州港二期、华电国际莱州电厂、百万千万级海上风电场等项目快速推进。丁字湾一体化开发项目,海即跨海大桥主桥建设工程量过半,莱阳南海新区全面启动,已投资18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龙口人工岛群工程,用海规划一期填海35.23平方公里获国家批准,目前正在推进工程规划设计、海域清理补偿、配套设施修建等前期工作,到2020年完成各类项目投入1000亿元,实现年产值3000亿元,成为10万人就业、20万人居住的滨海新区。
烟台首个开通直达美国货运航线
作为蓝色经济“龙头”,港口集疏运能力的持续增强带动港口经济超速发展。2010年,全市全年开工建设和续建港口基础设施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2.1亿吨,增长24.3%。全市船舶运力达到74.7万载重吨,预计全年实现货物周转量410亿吨公里。
烟台港西港区65个5—40万吨级码头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达2亿吨、集装箱1500万标箱。西港区、莱州港区、龙口港疏港高速公路全年预计完成投资2.7亿元。蓝烟电气化改造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营,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潮水国际机场、德龙烟铁路正加快建设。
2010年,烟台机场正式开通烟台至美国芝加哥国际货运航线,由此,烟台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开通欧美航线的城市。
新闻推荐
烟台驶上“文化高铁”, ———访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明
■“十一五”,市政府对市直文化投入13亿元,是“十五”的6.5倍。目前已形成了以市文化中心为引领,以周边文化场馆为辅助,以专业和群众文化品牌为支撑,以...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