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烟台市行政职能区 昆嵛山:, 谱写“十二五”生态建设新篇章

来源:烟台日报 2011-01-17 18:46   https://www.yybnet.net/

2010年,步伐匆忙,悄然走过。2010年,生态保护上的一项重大举措让人铭记。2010年7月3日,经深思熟虑,市委、市政府宣布:赋予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职能。这一天,昆嵛山不再仅是一座山,它成了烟台市独立的一个“区”。

“如果说,1944年国有林场的建立使昆嵛山犹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的话,那么,今天的昆嵛山就是凤凰起舞。它将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在原始与自然中诠释、演绎现代与未来。”中共烟台市委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委书记姜占太深情地说。

“全国30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具备政府职能的只有极少数,烟台市如此大手笔确立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决策者们超前的生态战略构想和坚定的生态保护意志。”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主任于善栋感慨道。

科技有高新区、物流有保税港区、经济有开发区,那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何类初衷?答案异常明晰:生态。

昆嵛山,其名人们不陌生;昆嵛山,其貌人们不熟悉。这15416.5公顷土地上,笼罩着一层神秘感。今日,昆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者们揭开了它真实的面纱。

一条路线,确定发展方向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昆嵛山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烟台市牟平区与威海市文登、乳山交界区域,以中国赤松原生地和天然分布中心为主要保护对象,为暖温带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山东半岛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得众兽禽而灵动。雄壮的昆嵛山,有极强的生态生产力,漫山遍野的中国赤松与纷繁复杂、种类众多的阔叶树构成的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是1073种植物和1161种动物(含昆虫)的天然庇护所和生命乐土。

“赤松在全球仅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目前,中国赤松的北、西、南面分别被红松、油松和马尾松所取代,形成孤岛状生境并呈现逐渐缩小趋势,成为‘物种消亡之多米诺骨牌\’中一张即将倒下的牌。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全方位保护好中国赤松及其构成的珍贵生态系统。”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于善栋说。

昆嵛山保护区,“原始地貌”是根基,“动植物”是主体,“绿色生态”是立区之本。“没有了‘森林\’,今天的规划和未来的发展,一切都是空谈。”于善栋说,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944年起,国有昆嵛山林场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所有工作的重点就是三防,防火灾、防生物种群爆发破坏生态平衡、防人为破坏。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前沿阵地,是人类社会的未来财富,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基于诸多因素,市委、市政府赋予昆嵛山保护区行政职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求“超出范围搞保护”。

昆嵛山地貌结构和森林的垂直分布独树一帜,不同于全市任何区。全省史无前例的“国家级保护区”,无处模仿的学习榜样,无法复制的原生态资源,到底该如何来规划发展?

千条路,万趟道,走“生态发展”路线,这一主方向,昆嵛山保护区“死死咬定不松口”。结合本地实情,昆嵛山保护区的建区指导思想定位为:严格保护、适度利用、合理开发、生态立区。

两大理念,撑起建设思路

几代人的付出,如今,昆嵛山一片苍莽,等待添彩。未来的宏图该如何描绘?于善栋如此形容:不是城市,但要有城市生活的美好;不是农村,但要有农村的自然风光。

作为自然保护区,要保护;作为行政职能区,要发展。两个观念,两个要求,注定昆嵛山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不走单纯的经济发展路线,也不闭门锁国搞保护主义,让生态昆嵛山和经济昆嵛山一同崛起。

风风雨雨66年,国有林场几经坎坷,曾先后建过炼钢厂、线路板厂、木材加工厂等各类型的企业,最后均无疾而终。“诸多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企业,不是我们的强项。”于善栋说,偌大一片森林,就是当前乃至未来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其它地方求都求不来的。

“保护”责任重大,不经意间让山区蒙上了“神秘面纱”,而今保护区成立,昆嵛山要打开山门,广纳四海来宾。“以前过多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危害,其实人类是自然的一员,让人类多了解自然,反而有利于环境保护。”于善栋说。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昆嵛山发展思路中的一个重要点,旨在让人类尽快实现“生态觉醒”,从“自然主宰”回归到“自然一员”,顺应自然规律,遵守自然法则,尊重自然成员,与大自然共享生存空间。

依托保护区资源和变革式的发展思路,昆嵛山规划建设中主打“生态牌”:保护和利用并举,以生态保护为先导,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为支撑,建设生态原始、平安幸福的生态经济型昆嵛山。

三大功能区,构成全区主体

连绵的山头,望不尽的绿意,置身林中,有些茫然,有些恍惚。其实,按照规定,昆嵛山保护区要有三个环状结构,环环相套,代表三大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三区位置和地位不同,“待遇”不同,它们各司其职,互有连接,互不侵犯,共同构成了保护区主体。

核心区是昆嵛山的重要构成面,也是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区的重点核查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3,无论在垂直分布上还是在水平分布上都处于“大圆”的中心位置。它属于一片禁地,是各类动物和植物的天堂,不允许任何人类踏足,“原汁原味原生态”是其真实写照。基于其支撑地位,在规划者眼中,不能“动”它,也不可以动它。

缓冲区,位于三环的中间一环,是承接另外两区的“连接带”,动物活动的“频繁区”。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同样只有保护权,不在规划范围内。

实验区和行政区,是昆嵛山的最外围,保护区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休闲度假的“主打区”。它承载着今后的梦想、今后的辉煌。

“适度利用”一词,被提到规划日程。“未开发就是最好的开发,”于善栋有着30年林业工作经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有的规划项目和发展思路都集中在这个区,建成后,要让人走进保护区,立马有全新的感受和高品位的享受,既唤起回忆,又引人思想未来,眷恋不已。”

四大板块,承载发展理念

三大功能区,构成全区主体;四大板块,撑起发展理念。

规划中,保护区和行政区将被划分为四大板块:原生态保护板块、生态旅游板块、休闲养生板块和生态农业板块。

人类属于自然,而自然不仅仅属于人类。在自然保护的范畴中没有“益虫”和“害虫”之分。“任何物种都是生物链中重要一环,缺少一环,生物链就要断裂,它带来的灾难往往是毁灭性的。”于善栋对林场的过去了如指掌:上世纪60-70年代,林场内发生虫灾,大片的赤松遭到危害,国家动用飞机喷洒农药,虫子是灭光了,但是鸟类也从此远走他乡,树木大面积死亡,用了近50年时间,才恢复到今天的水平。

原生态保护板块是一座珍贵的生物基因库,内部生长着众多原生物种,这些生物均没有受到污染,基因没有变异,随时可以进行转基因实验,重还“大豆”、“土豆”等食品原味,蕴含的价值不可用金钱衡量。

生态旅游板块,意如其名,用来发展原生态旅游。“原字含义深远,是原汁原味的意思。”于善栋说,自然

保护区的特殊含义,促使其发展旅游,也不能人山人海,它是以自然风光和丰厚历史文化内涵为辅助,发展的一种高文明旅游。

森林什么样,旅游景点就是什么样,“大美非雕”。规划中,生态旅游板块,不同于国内任何景区,要求富含本地特点和特色,不搞重复性建筑浪费资源,风姿多彩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可以保证“名扬寿长”。

休闲养生板块,更注重的是文化内涵。这一板块将依托昆嵛山独有的全真道教文化和国有林场建设用地、农民闲置房产,发挥特色文化,营造田园风光,提供给城市居民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饮食健康、养生休闲的天堂。

生态农业板块,发展的是生态农业和安全农产品。纵观昆嵛山未来形象,有玩、有乐,还必须有吃,既然是保护区,种植的理当是“生态产品”。这一板块,将进行五谷杂粮规范化种植,让旅游人群充分享受到无公害食品。

五大原则,贯穿实施方案

划分好区域和板块,实施中将坚持五大原则:用量限制原则、设施最少化原则、三分之一原则、游道廊道化原则和服务设施流动化原则。

昆嵛山即便成区,“森林保护”依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规划后的昆嵛山不单单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让人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成为一座科普教育基地,因此,区中心所占的面积不能太大,要用量适度。但凡搞规划,大兴土木,破土动工,是通常采用的手法,而昆嵛山保护区坚持设施最少化原则,“可建可不建的不建”,用保护区内最纯粹的色彩,最清新的环境,吸纳各方焦点。

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有严格要求,核心区所占面积不得少于1/3,实验区不得大于1/3。在昆嵛山规划中还要加上个1/3:人的数量不得超过容纳总数的1/3,数量过多会影响到鸟类的捕食和生长。“昆嵛山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园,我们不能随意添加人为因素去打扰到它们。”于善栋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魅力所在。

游道廊道化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人在林中行,脚却没有踩在林地上,空中观赏。这种形式,许多旅游景点已经采纳,九寨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游客观赏游走的全是木栈桥,既达到了观赏的目的,又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一举两得。按照规划,一条蜿蜒曲折的高档游览木栈道,似出水蛟龙,将盘踞在昆嵛山外围,壮观而美丽。

在各类先进的规划理念中,还有一条服务设施流动化原则。“昆嵛山将尽力不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土建工程,所有旅游景点内的卫生设施、服务设施,完全采取流动化。”于善栋说,白天的时候,流动亭、车进入景点做服务,晚上可以撤出景区,尽最大努力不破坏原始地物地貌。

市委的大力支持、先进的规划理念、漫长的经验积累,昆嵛山人对这方“乐土”建设,充满了坚定信心。未来五年,昆嵛山的绿色轮廓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不再是一座山,它是一个区。YMG记者姜乾凌云鹏

新闻推荐

市民刘昭霞女士———, 希望文明创建“天天见”

“我们都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说起烟台市连续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在烟台市区委党校执教的刘昭霞女士显得非常自豪,她认为,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城市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烟台市行政职能区 昆嵛山:, 谱写“十二五”生态建设新篇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