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作诗:众人齐赞“换换乐”
随着“旧物换换乐”不断走进各社区,活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市民对晚报能主办这样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
“看,几位古稀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现场,要去寻觅儿时的憧憬。几个急不可耐的少年,正缠着各自的父母为他们去换取期盼已久的旧物新宠。在一个玩具摊位前,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正与换客们讨价还价,俨然一副小老板的神情。有位年长的老者,被一个酷爱书法的青年执着的精神感动,毅然将自己的文章之宝,拱手相送,并殷切地叮嘱他,把中华艺术认真传承……旧物换换乐啊!我为你喝彩,更为你感动。愿这簇惠民之花,常开常新,灿烂港城。”
这是一位古稀老人为晚报“旧物换换乐”创作的一首诗。一个多月前,家住市区西南河路的江之均老人曾为“旧物换换乐”活动赋诗。他是“旧物换换乐”活动的热心参与者,由于身体原因,最近几期活动,老人没能亲临现场。昨天上午,江大叔委托老伴将自己的新诗送到记者手中,他希望“旧物换换乐”活动能一直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活动连续在白春社区举办,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居委会张美娥主任对记者说:“现在大家都住在高楼大厦里,很多人对门都不认识对门,更别说相互交换东西了。而每个人家里总有些半新日用品,扔掉又可惜,不扔又很占地方。但自己家用不上的邻居们或许有人就需要这些东西,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给左邻右里们提供交换平台了,尤其是一些相对贫困的家庭,通过这种方式能淘到不少便宜东西,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张主任认为,邻里间面对面的物物交换,还能密切街坊关系,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氛围。
78岁的陈大叔,家住新石路。老人早年对气功、易经很有研究,家中积存了不少类似的书籍。现在儿女觉得放在家里占地方,当成废品变卖又舍不得,便想“以书会友”。昨天早上,老人特意挑选了一些书,准备换点有用的东西回去。由于家里旧书太多,老人一次拿不了,就不辞辛苦地又回去提了一趟。到上午11点,陈大叔的书减少了很多,他换回了一个电动剃须刀、一个电源插座,还有一把水果刀。
小女孩乐乐也在母亲的陪同下,将自己多余的文娱用品搬到交换活动现场。母亲隋女士说,她是第一次带女儿参加这样的交换活动,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到中午离开时,乐乐用文具盒和童话书换回了一个玩具娃娃。一双溜冰鞋换了一副墨镜,一张碟换了一本书。市民李先生昨天的收获也不少,到11点半离开时,李先生还和一位徐先生约定,用自家的榨汁机和茶具和他换一台婴儿床。李先生说,他的妻子怀孕6个多月了,正好缺一张婴儿床,正好徐先生家里有,他们就预约第二天上午再交换。这次换物,李先生和徐先生互留了联系电话,两人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他们还有共同的爱好———打乒乓球。“除了约好换婴儿床,我们还约好一起去打乒乓球。”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换客们有的用电插座换了电饭锅,有的用录音机换了婴儿车。活动进行到一半,很多人坐在一起唠起了家常,原来不熟悉的邻居一下子都熟了,不仅以物会友,而且还倡导了低碳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随着上周日少儿英语广场成功启动,昨天上午,位于烟台南山公园的少儿英语广场举行了“少儿英语秀”主题英语活动,很多英语小爱好者们通过演唱和互...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