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本报推出的“六一”特别策划———烟台优秀残疾大学生巡回报告会昨天开讲,一个个励志故事感人至深,让听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强者标志符:信心毅力感恩

来源:烟台晚报 2011-05-22 06:13   https://www.yybnet.net/

本版撰文/YMG记者杨春娜图/高森校园记者马丽娜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阵阵热烈持久的掌声,一次次泪湿衣襟……昨天上午,由烟台晚报、滨州医学院联合推出的“六一”儿童节特别励志策划———烟台优秀残疾大学生巡回报告会,在烟台一中教育学院礼堂开讲。4位优秀残疾大学生的感人事迹,让在座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感受到港城文明的进步。

张松松:

学会感恩珍惜现在的生活

“高考给了我这样贫穷而又身患残疾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善良的烟台人民又给了我读研实现自己医生梦想的机会。”张松松一上场,便向所有的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原来,身患侏儒症的张松松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后,因为凑不齐5500元的学费而差点放弃,经过本报报道后,无数好心市民向张松松伸出援助之手,帮这个坚强的孩子渡过了难关。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父亲一直用自行车接送的,有一次父亲摔断了胳膊,又没找到合适的人送我,我就一路走着上学,我走一段路就坐在路边歇一会儿,天还下着小雨,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走到学校已经迟到了,这也是我唯一一次迟到。”张松松回忆起以前的经历几度哽咽,也让在场观众泪湿衣襟。“我很少提起这些事情,今天告诉大家,是想让同学们知道,你们有多幸福,你们要学会感恩,珍惜现在的生活。”一席话赢得场下阵阵掌声。

张艳坤:

有信心有毅力就会有奇迹

“我一直觉得我背着一双翅膀,但是命运没有让这双翅膀成熟,它变成了刺埋在了我的身体里,还刺伤了我。”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女生张艳坤,身高只有140cm,体重只有33公斤,看起来是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却一直在人前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和自信。“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我一直告诉自己,我不怕在先天上和你们比有劣势,我要做到比所有的人都更优秀。”

张艳坤在报告中鼓励所有的人,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就会有奇迹。整场报告中,这个弱小的女孩始终保持微笑,下场后,很多人围过来,问她为什么能这么自信。“如果说我一直是装的,你们相信吗?”张艳坤告诉大家,因为怕被看不起,她一直“假装”着自信,其实内心自卑到不行,“但是装着装着就真的自信了,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刘永康:

永不向困难低头创造精彩生活

“我能走,能跑,我感到自己很幸福。”右臂残疾的大学生刘永康笑着告诉大家。“有一年冬天,特别冷,由于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学,我健康的左手冻得溃疡,烂得流水又流脓,又疼又痒,握笔都很困难。期末考试的时候,实在是写得太慢了,监考老师特许我把卷子写完,我含着泪把题答完,最后得了90多分,年级第一名。”刘永康说完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我常常想,虽然我经历了这么多困难,但老天还是眷顾我的,我能够上大学,上研究生,能够坐在这里跟你们分享我的故事。”刘永康说道,“你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你们有健全的身体,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因此你们有巨大的潜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记得,吃苦是一种财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你勇敢,不向困难低头,你就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物,成为所有人的骄傲。”

樊传建:

用双手和正常人“赛跑”

“我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用自己的双腿走路是什么感觉,这种走路的感觉也就成了我一辈子的奢望,更不用说和同学们在校园里追逐玩耍,向其他男生那样驰骋在篮球场上,这些画面不知道在我脑海里浮现过多少次。”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丧失行走能力的残疾大学生樊传建开场一席话,打动了所有人。当樊传建讲到姐姐因为自己而辍学的经历时,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泛起了泪花。

尽管不能用双腿走路,但是樊传建却用双手和正常人赛跑。“我练习拄拐,练习爬楼梯,多少次摔得头破血流但我都坚持了下来,现在我走路的速度不比正常人差。”樊传建说道。

“不需要自怨自艾的惶恐,只需要沉着,只要向前冲,告诉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EveryoneisNo.1。”酷似刘德华的残疾大学生樊传建用刘德华在2008年残奥会上演唱的主题曲《EveryoneisNo.1》结束演讲,全场观众一起为他打着节拍,演唱过程中数次响起热烈掌声。

■花絮

听众蜂拥休息室索要签名

残疾大学生成孩子偶像

“大哥哥给我签个字吧。”在舞台旁边的休息室里,来自毓璜顶小学四年级的晚报小记者修志灏拿着本子和笔,请心中的偶像签字。“他们心态好,能吃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修志灏告诉记者。

“有爱的地方,梦想就能飞翔。”“为了梦想,向前奋进,辉煌属于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信心,毅力,奇迹。”拿着四位大哥哥大姐姐的亲笔签名后,小志灏十分高兴,表示一定会好好保存着,时刻用来激励自己。

“我就是纳闷,他们怎么能学习那么好。”市民李大姐听完报告会后,迟迟不肯离去,一定要和4位优秀残疾学生面对面交流。李大姐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班里成绩一直在中游,让她很头疼。“中等生是最好的学生了,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要让她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樊传建以自身经历劝说着这位心急的母亲。

除了小学生外,来自芝罘区体校的一个女孩子迟晓雯也来到休息室里,她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体育锻炼,讨厌学习文化课,考试经常出现20、30分的情况,让父母很头疼。“我就是想问问,他们怎么这么爱学习。”迟晓雯告诉记者。

莱山中心小学,青年路小学,葡萄山小学,惠安小学,新石路小学的很多小记者也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聆听残疾大学生的励志故事,很多小记者还一边听一边记录。“我回去后要写成作文。”青年路小学的于帅告诉记者。

■提示

还有一场报告会

时间:28日上午9:00———12:00地点:烟台一中(原教育学院)礼堂前行路线:1、在环山路(烟台艺校站)站点下车,斜对面即是。2、沿着烟台一中大门往东走到第一个路口,再向南拐,就是礼堂所位于的教育学院的北门。3、从烟台一中大门进入,里面将有志愿者负责导引。

报名方式:即日起家长和学生可拨打96110报名参加本月28号的报告会,个体报名限3名,中小学团体报名不限名额。限额900人,报满为止。

新闻推荐

公共卫生有问题,请您来电话, 市卫生监督所“接棒”本期老于帮办周

本报讯(YMG记者邹春霞通讯员王善浩)时下,烟台市各个部门正在积极行动,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是一座城市文明与否的标志,下周,本报“老于帮办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推出的“六一”特别策划———烟台优秀残疾大学生巡回报告会昨天开讲,一个个励志故事感人至深,让听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强者标志符:信心毅力感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