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报义工中心成立6年间,先后成立了晚报义工中心艺术团、晚报中心和谐家园服务队、晚报义工招远论坛服务队、晚报中心莱阳义工服务队、晚报义工中心爱心车队、义工七姐妹服务队6支服务队,义工数量达到上千人,成为服务时间最多的义工中心。
■奉献爱心,放下生意赶来参加
“我在家有大把的时间,不如来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晚报刊登招募爱心车队的消息后,不少有私家车的市民纷纷来报名,张从娟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记者了解到,她是一名全职太太,孩子上高中住校,一直想参与义工活动,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她还没来得及报名参加义工,就先报名参加义工爱心车队。
在海港家饰做壁纸生意的孙梦瑶女士,今天早上特地把店托付给员工赶了过来。“干我们这行,周六周日都比较繁忙,通常都是在店里忙生意,但这个公益活动我一直想参加,所以把店里的生意放下,赶了过来。”孙梦瑶告诉记者。
启动仪式之前,记者注意到一位女士带着孩子赶来参加。原来,这位名叫安家艳的女士是刚从北京来到烟台工作的,她的儿子李安格刚到烟台一中上学,孩子爸爸还在北京。“带孩子过来,就是让他感受
和参与一下爱心活动。“安家艳告诉记者,她刚来到烟台,偶然得知晚报义工中心爱心车队的活动,她的车现在还在北京,但也决定先来报上名,等车来了马上可以参与活动。
■爱心车队,凝聚200多颗爱心
“义工们的爱心,就像今天的及时春雨一样洒遍了烟台的每个角落。”启动仪式上,烟台晚报有关负责人亲手将爱心车队的旗帜送到车队负责人王秀平手中。原定上午9点开始的授旗仪式,因为远道而来的莱阳爱心车队走散而推迟到了10点多举行。莱阳爱心车队负责人蔚洪波告诉记者,莱阳爱心车队现在30多辆爱心车,当天从莱阳赶过来的爱心车一共有7辆,虽然早上7:30就从莱阳出发了,但因为下雨路滑,速度减慢。进入市区后,又有几辆车走散了,所以晚来了,但大家伙的爱心却依旧炽热。
车队负责人王秀平告诉记者,爱心车队的报名车辆现在已经达到了200多辆。其中市区的爱心车有110多辆,龙口20多辆,莱阳30多辆,莱州50多辆。这里既有奔驰、路虎、奥迪Q7等高档车,也有面包等经济车型。爱心不分贵贱,只要有活动需要,不论是去偏远农村还是雪雨路滑,这些车主都全力以赴。这些车主中,有的还没有加入义工,但一直在参与着各种爱心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义工于少丽夫妇、周德富夫妇从参加晚报义工以来,6年间经常用自己的私家车参与爱心活动,成为参与时间最长的爱心车主。
■“七姐妹”,队伍一直在壮大
在烟台的义工队伍中,提起义工“七姐妹”无人不知,不论是公交站亭、广场的环保活动,还是孤寡老人家中,聋哑学校里……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献爱心的身影。2009年6月4日,在烟台市慈善大会上,义工“七姐妹”被授予“最具爱心
慈善行为楷模”奖。昨天上午,烟台晚报有关负责人为“七姐妹”服务队授旗,正式成为晚报义工中心的一支服务队。
“‘七姐妹\’已经有21人啦!”昨天,该服务队负责人张玉兰告诉记者,这其中年纪最小的是南通路小学四年级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是跟随母亲王海燕一起加入进来的,年纪最大的是63岁的李仁婵。目前,“七姐妹”中有4人已是3星级义工,很快就能晋升到4星级,大家累计服务时间已经达到了5000多个小时。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后不管‘七姐妹\’发展到多少人,我们都叫‘七姐妹\’;因为现在义工‘七姐妹\’已经成为义工队伍中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形象了。”
在“七姐妹”的队伍中,记者见到了一名男士。“我是铁路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叫赵贵凯。”赵贵凯笑着告诉记者,他在2008年就加入了义工,但一直都参加一些零散的活动,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七姐妹”之一唐加琴,就主动加入到这支服务队中。张玉兰告诉记者,“七姐妹”中不全是女性义工,还有5名男士加入这个队伍,除了赵贵凯和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尹世林外,那三位都是原来七姐妹创始人张玉兰、商京英、张玲的老伴,其中商京英一家三口都是义工。
■爱心服务,洒向烟台全是情
记者了解到,在昨日的授旗仪式之前,“晚报义工中心爱心车队”、“七姐妹义工服务队”两支爱心队伍已经多次参与了爱心活动。
今年助残日到来之前,晚报义工从福山和开发区驾驶着两辆爱心车,一起接上几位高龄的孤寡老人,又赶往四马路接上3位盲人,直接奔往烟台最靓丽的地方:烟大海岸。义工“七姐妹”及三十多名身穿红马甲的义工准时在烟台大学校东门集合,陪伴市区6位孤寡老人、盲人朋友到海边春游,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烟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日前,本地菜农出现蔬菜滞销的情况,菜贱伤农,为了帮助这些农民朋友,晚报义工爱心车队和义工“七姐妹”服务队来到福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先后几次自发地购买了一共5万斤芹菜,并送给孤寡老人。一位义工一早就自驾车去了回里镇的蔬菜大棚,到中午十一点多才赶回来。一次性购买了200斤芹菜,她说,200斤芹菜也就50元,对于在城里生活的人来说,不算很困难的事,可大家都来帮忙就能解决了菜农的大事。买回来的菜都送给了参加携盲人、孤寡老人听涛看海的义工和老人。这爱心菜既帮助了菜农,也温暖了义工和老人的心。
■晚报义工,六年增至上千人
2006年8月8日,烟台晚报慈善义工管理中心正式设立。烟台晚报义工中心是烟台市首家正式授牌的义工组织,也是省内首家在媒体内设立的慈善义工中心。中心设立时,义工的数量为400人,今天中心义工数量已经超过千人。
在6年间,只要发现身边有困难的人,晚报义工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在老年公寓福利院、海边、景区、社区、汽车站、火车站服务窗口等地方,都有他们清理野广告擦站牌的身影,在安老扶幼、助残济困、助医助学、保护环境、社区服务、公益服务、紧急救援及其它社会公益活动中广为参与……晚报义工用无私奉献和真情挚爱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融洽了世间隔阂,默默地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晚报义工已经成为烟台一张靓丽的名片。
6年来,烟台晚报慈善义工管理中心的每次活动都感动着身边的人,有好多新人加入到义工行列,晚报义工的队伍正在壮大发展。现在,烟台晚报义工中心急需500件晚报义工服装,用于平日的服务活动。此外,烟台晚报义工艺术团也需要一处排练场地,希望有条件的爱心人士予以支持。
义工有爱,烟台有爱,烟台大爱在义工们的爱心奉献中延续。感谢玉美数码彩扩为义工车提供塑封标志卡。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白晓娟通讯员王永梅)昨天,记者从烟台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因为接种疫苗成效显著,烟台市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近年来逐渐下降,目前约为22万人,比1992年时...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