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醉驾入刑,全国媒体和民众都十分关心,醉驾几乎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各地交警部门正在厉兵秣马查酒驾时,最高法有关人士出来解释,部分媒体把这种解释归纳为“不是所有的醉驾都入刑”。这一下,很多人都有点懵。那么,如何对待“醉驾入刑”。YMG记者进行了全方位专访。
■法院:尚未接到“醉驾入刑”实施细则
最高法5月16日下发的通知中称,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常见多发,具体追究刑事责任,应慎重稳妥。对拟追究刑事责任的醉驾案件,尽量通过与检察机关的沟通了解案件情节的轻重。对于醉驾案件已经采取强制措施,法院可视案件的具体案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主要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措施。
记者昨天连线烟台市一些法院工作人员,对于高院的这项通知,对方表示已经知悉,但因为没有收到上级法院的具体实施细则,还不能对这个通知做出任何评论。
■学者:“变更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不追究刑责
最高法下发的通知中称,如果上报的醉驾案件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法院可视案件的具体案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对此,烟台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宋振武教授认为,这跟醉驾入刑并不冲突,并不意味着不对醉驾者进行刑事追究。
宋振武教授解释,按照刑法修正案(八),对一般的醉驾犯罪,所判处的刑罚是轻于徒刑的拘役并处罚金,故对一般醉驾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由刑事拘留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也是刑责的一种,并不代表不追究责任了。”
宋教授进一步解释,如果醉洒驾驶构成其他犯罪,依照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关规定定罪处刑。这就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因为如果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其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逮捕。
总之,市民不能简单认为有了最高法的一个解释,醉驾就不入刑了,更不能再回到以前“大肆酒驾”的时代。
■律师:醉驾量刑的弹性需民众监督
“最高院副院长张军在重庆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称,《刑法》修正案(八)一实施,各法院应慎重稳妥具体追究醉驾者责任,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只要达到醉驾标准,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此番言论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担忧。”山东鑫士铭律师事务所韩占玉律师就此认为,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有关醉驾并非一律入刑的观点公开后,公众担心这是给官员醉驾和特权醉驾留下空间。其实公众质疑的主要不是法律本身,而是对司法机关信任的缺失。因此,在醉驾入刑的问题上,更需要司法机关透明和公开,让公众能明白和逐渐接受并不是有钱、有权就能逃避醉驾入刑。韩占玉律师认为,在法律审判实践中确实可能存在醉驾情节显著轻微不宜定罪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属于总则,而新增的危险驾驶罪属于分则,所有分则的适用都必须受总则制约。如果醉驾一律入刑,这对于打击醉驾可能具有立竿见影的现实成效,但从长远看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可能会出现负面作用。
“对醉驾进行定罪要慎重,在定罪问题上不能扩大化、简单化和情绪化,一定要做到罪责刑相适应。”韩占玉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有人在无人区醉驾,绝不会伤害到他人,对其就可考虑不定罪。
■交警:始终对酒驾“零容忍”
“酒驾危害极大,近年来,全国各地因酒后驾驶发生过多起重大人员伤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邹仁东告诉记者: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驾驶员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同时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还会让有的驾驶员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力下降,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酒精刺激,有时还会让驾驶员大脑产生幻觉,并容易困倦、打瞌睡。
“鉴于危害性巨大,酒驾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刘国进表示:“近年,市交警支队在迅雷行动、风暴行动、利剑行动等集中统一整治行动中,始终将打击酒驾违法行为作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4月底至10月31日,支队在全市范围开展的‘迅雷2011’集中整治行动中,严查酒驾再次被列入重点整治违法行为的首位。对市交警部门来说,不论如何,都将始终对酒驾\‘零容忍’,长期坚持不懈地对酒驾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发现一起即从严查处一起,最大限度地消除酒驾造成的安全隐患。”
新闻链接:
醉驾入刑以来,全市8名醉司机落网
记者昨天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5月醉驾入刑以来,全市交警部门连续严查,目前已查获了8名醉驾者。
全市“醉驾入刑第一人”———李某,36岁,芝罘人,在开发区干厨师。目前,李某到银行缴纳了5000元保证金,被警方取保候审,并吊销其摩托车驾驶证和小客车驾驶证,禁驾五年。
全省“醉驾入刑”首位女司机———崔某某,37岁,芝罘人。目前,崔某某已被取保候审,并吊销驾驶证,禁驾五年。
全市“醉驾入刑醉酒值最高者”———翟某,54岁,莱州人。目前,翟某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取保候审,并吊销驾驶证,禁驾五年。
新闻推荐
74岁老太“敲”定网游冠军, 老年人玩得开心,让我们年轻人也羡慕、高兴
本报讯(YMG记者宫铭源通讯员段淑芳葛海燕摄影报道)谁说网络竞技比赛只属于年轻人?老年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网络体育运动会。只需一台电脑,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联网进行网球、蛙...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