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者:啃着剧本随时入戏
《恋爱的犀牛》、《暗恋桃花源》、《这一夜,Women说相声》……摆在长春姑娘高鉴面前的,是一本本话剧剧本,7月5日放假后,除去加练舞蹈和演唱为8月开战的烟台宝贝大赛厉兵秣马外,身为烟大话剧协会积极分子的高鉴,已经开始琢磨下学期准备排练的剧目了:“上学期就排了一出红色话剧,我演的是个非主要角色,的确有点不甘心。”
别以为话剧是人人都能操持的活计,第一道关卡就是背台词,近百页的剧本中哪怕是配角的台词,也超过千字,“说”的时间和火候更要拿捏,不能抢话,更不能慢半拍。“从小参加很多演讲比赛,‘说\’这一关基本没问题了,‘演\’则经常走火入魔,有时候在超市买东西时,一边拎着篮子一边想着台词,经常不由自主地换上剧中人物的表情,做着剧中人物的动作,兴之所至有时还会跳几下。”高鉴说。
相对于传统剧目如《雷雨》、《原野》等,高鉴更偏爱的是以赖声川、孟京辉、林奕华为代表的新锐话剧:“一次一个师姐把林奕华导演的《包法利夫人们》的演出视频传给我,当时就被震撼到了,演员不但要间或说法语对白,还要集体跳蔡依林的《舞娘》,对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之高,《这一夜,Women说相声》里方芳老师要唱京剧、黄梅戏、歌仔戏、太平调,几乎每一样都与我们90后的生活很遥远,这个夏天恶补舞蹈和演唱,也是希望自己能胜任不同的角色。”
暑假眼看已经过去两周了,高鉴研习话剧的收获如何?“至少已经把《暗恋桃花源》里‘江滨柳\’的台词背了不少,只是怕到时调动话剧社的同学们联排凑不齐近20个人的演员阵容,毕竟大家课时各有差别。”谈到远期目标,高鉴的心愿仍是排那出被誉为“10年来舞台上的爱情圣经”———曾捧红过郭涛、段奕宏、郝蕾等演员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女一号‘明明\’是我的,谁也别和我抢!”
调查者:寻访环卫工问甘苦
就读于烟大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王海燕和同学刘亚楠、许媛的暑期计划早就“纲举目张”:“大一下半学期就定下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三个人为选题争了好半天,最终还是我以自己高中时的生活经历说服了两位同学。”王海燕说,自己在烟台三中上高中时,每天一大早要出门赶公交,算是起得很早了,可那时候环卫工人已经在一丝不苟地清扫着人行道,经常还要冒着雨雪,非常不易。选题最终敲定为烟台环卫工人的生活现状,而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王海燕一行也不想“惊动官方”,而是先从烟大西门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然后扩展到整个莱山区。
冒着阳光暴晒,与正忙于工作、略有间歇的环卫工人攀谈,这份实践调查的活计,着实不轻松,而对于三位“90后”而言,“换位思考”的难度也不低,用刘亚楠的话说:“之前和环卫工人所有的交流,基本都是问路。”除去要事先印好一份份的调查问卷外,三人中必须有一人专职采访攀谈,一人负责拍照记录,而无论回收问卷、撰写调查报告,都必须各司其职,调查任务的时长和强度,丝毫不逊于温课考试。
“从前总以为对环卫工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不随地乱丢杂物、吐痰和口香糖,但转了几个地方一聊,才知道环卫工人更需要的是生活上的关怀。”王海燕谈起调查历程记忆犹新:“多数环卫工人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个别还有近70岁的,几乎没有本地人,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工资,一日三餐和饮用水都要自备,除去要在8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完成区片的清扫任务外,还要注意躲避奔驰而过的车辆,一年之中几乎没有节假日。”
“采访中遇到一位老环卫工人,60多岁了,身体不是太好,经常累到扶着清扫车就能睡着,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出来从事这么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一再回避,最后道出了真相:儿子小时候遭遇事故,失去了双手,没有工作能力,总觉得自己愧对孩子,靠着自己并不丰裕的工资养活着一家人。我们做调查的初衷,也是希望更真实地还原类似的环卫工人的生活,让身边的人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王海燕为与环卫工人朝夕相处的4天定了调。
支教者:既当老师又当保姆
从本月8日踏上前往菏泽的旅途,到如今已经和老区的孩子们相处了10多天,山东工商学院的30名支教志愿者兵分两路,分别在菏泽朱桥小学和马岭岗小学支教。在这两个之前从未有支教者涉足的地方,留守儿童们第一次学会唱英文歌,第一次有了英文名字,第一次看到了非洲难民的图片,第一次玩羽毛球,第一次弹电子琴,第一次用废纸叠帽子。“我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予他们更多惊喜的第一次。”身为30人中的一员,来自广东的山商大政法学院黄彬彦感慨良深:“如果不是到这片我从来没到过的地方,我的暑假最大的可能性,也不过是组织同学聚会,或者和家人外出旅游了。”
黄彬彦的支教生涯,还要从上大学前一次去新疆旅游说起:“在新疆见到了几位来自上海的高校支教者,为他们不畏艰苦的精神所感动,特别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拿起粉笔和课本,告诉那些几乎从来没出过村子的孩子们所不知道的。”但首次执教经历却可谓“痛并快乐着”:刚到不几天,习惯了南方暖湿气候的黄彬彦就在干燥的气候下开始长水痘,而其他几位支教者也出现了发烧、痢疾等状况,即便如此,看到周边村民纷纷把孩子送来上课,学生从最初商定的46个一路增至100多人,还是令支教者们倍感欣慰。顿顿干啃馒头,吃凉拌黄瓜。中午一起买菜,做饭和洗碗。晚上集体开会,互相谈谈对某一个孩子的看法,共同探讨应该怎么把课教好。不开会时,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这就是支教者们一天的生活,紧张而艰苦,村里人知道老师伙食如此差时,有的送来了西瓜,有的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村民们的心意感动了志愿者们。然而志愿者也深知村民生活的不易,将送来的瓜果都按市价付钱。“是感情,让我们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最让黄彬彦两难的,是即便到了下课甚至放学时间,孩子们依旧依依不舍:“一开始我们还劝他们回家,怕家长会担心。后来他们告诉我不愿回家是为了能跟老师多学一点知识。真是让我既心酸又惭愧。这群孩子都非常好学,如果教育得当的话,都是‘潜力股\’啊!”YMG记者杨健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王小丹)继不久前的合唱单曲《自己人》抢占各大音乐榜单的优势地位后,近日,那英和屠洪纲又推出《自己人》的雪山版MV,与之前在网上人气颇高的另一版M...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