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不见被告人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昨天上午9:30,芝罘区法院第二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张某盗窃一案。与以往不同的是,被告人张某并没有出现在法庭上,而是在其被关押地———芝罘区看守所。张某虽然身在看守所,但通过用网络视频技术和设施武装起来的“科技法庭”,他的身影现身在悬挂在芝罘区法院法庭墙壁上的3个显示屏上。
这是一种新的审案方式———远程视频刑事审判,在看守所设立远程法庭,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建立的声音、视频图像传输通道及终端设备等,法官与被告人分别在法庭和看守所同步完成审理。
张某盗窃一案,采用简易程序,审判员迟晓乾独任审判,随着法官声音落下,法庭墙壁上3个显示屏分别出现同一画面,张某被两名法警一左一右押上庭来。记者看到,法官与被告人的对话,最多延迟一秒,毫不影响审判。
“被告人,回答你的姓名。”显示屏里,张某的回答非常清晰。之后,法庭调查、法庭质证和法庭辩论,连贯流畅,犹如平常的法庭审理。证据展示,也通过显示屏逐一呈现。记者看到,大屏幕播放的图像十分清晰,法警和被告人的衣服褶皱都清晰可见,证据展示一点不受障碍。
15分钟后,庭审结束,判决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为何视频刑审
更安全更高效
远程视频刑审,可不是为了玩数字概念。
“远程视频刑审一则提高刑审效率,二则增加了审判安全系数。”芝罘区法院院长毕崇江介绍,芝罘区法院地处芝罘岛,离市区比较远,如果普通刑事案按常规开庭审理,要穿过闹市区去提押犯人,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要付出很大成本,而且有安全隐患。另外,从人身安全角度来说,嫌疑人与法官面对面,会产生安全隐患,远程视频审判,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无论对嫌疑人还是法官、法警,都是一种保障。
从事多年刑审的迟晓乾副庭长,谈起远程视频审判很有感触:“以前开庭,先把嫌疑人从看守所提到法院来,再送回去,一来一回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遇上天气不好,还会延迟时间,通过远程视频法庭,这种情况就会大大降低,更能保障开庭的准时性。”
啥案适用“远程”
情节轻微刑事案可启用
是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用远程视频审判?这种不“面对面”地开庭,能否确保审判质量?
毕崇江院长介绍,目前,只有简易程序和简化方式审的普通程序的刑事案件,如轻微的盗窃、伤害,情节比较轻的、人数比较少的,以及比较单一的抢劫犯罪等,启用远程视频审判,而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仍然是要把被告人提到法院来“面对面”审判。
“通过远程视频开审的案子,首先要求嫌疑人要认罪,在送达起诉书的时候,征求嫌疑人有什么意见,是不是认罪,如果不认罪就不会启动这个远程法庭。认罪后,我们才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审判。”迟晓乾说,“被告人不认罪的案子,就要‘面对面\’开庭审理,充分听取
被告人自己的意见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充分尊重被告人的权利。”
“远程”“前程”如何
远程视频将推广到全市
目前,远程视频审判,只是在芝罘区法院试点,通过该院的不断完善,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开来。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为群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看守所设立远程视频法庭,对确保庭审安全,以及提高刑事审判的效率,有着积极意义。这次在看守所设立的远程视频法庭,是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和改善刑事审判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对其他方面也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新闻链接:
“网上法院”
将与水母网联动
芝罘区“网上法院”正在紧锣密鼓构建,有望在今年10月前后投入使用,届时,当事人只需在办公室或家中简单敲击键盘便可享受到网络化立体式司法服务,实现便捷高效和公正透明。
“芝罘区法院打造数字法院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方便老百姓诉讼。”毕崇江表示,下一步芝罘区法院正在探讨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水母网(http://www.shm.com.cn/)合作,在网上立案,通过网络执行案件,老百姓可以把有关请求,需要审请执行的事项,通过网络传递过来,审查符合法律规定就可以立案。立案、开庭、送达数字化,把区法院打造成数字法院,是近期可以实现的。
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芝罘区法院举行山东首个刑事审判远程视频法庭开通揭牌仪式,部分刑事案件可通过视频法庭进行审理,减少了犯罪嫌疑人从看守所提押到法院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刑事审判效率,节约了刑事审判和相关保障资源。此次远程视频进行刑事审判,虽然只有短短15分钟,却是烟台法院建制63年来的第一次,这也意味着烟台数字化法庭建设迈上新台阶。
YMG记者于珺通讯员郝艳红
本版摄影YMG记者柴向阳史崇胤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记者昨天从公证部门了解到,上月13日新婚姻法司法解释实施以来,不少市民对新婚姻法解释比较感兴趣,咨询电话增多。面对新婚姻法解释,不少市民有了新的应...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