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合适职位少
9月15日,在芝罘区人才市场举行的招聘会中,市区内600余家用人单位为求职者提供“零工作经验”的就业岗位5000余个。
招聘会的现场人头攒动,但记者发现人群以农民工、附近地区的下岗职工等为主,作为主力的毕业大学生数量却十分稀少,一些招聘摊位前甚是冷清。
记者在现场见到了来应聘的烟台工商学院2010级毕业生李云杰。据小李介绍,他走遍招聘会的所有摊位,只投出了三五份简历。“我发现学技术、机械、设计等的同学找工作容易多了,如果做得精、尖、专,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都会越来越好,可惜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对口的职位很少,勉强找到一家企业招聘通信专业的,但提供的职位是主管一级的,至少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我肯定没戏。”
而陪同他一起来的张华则已于今年7月份进入烟台某水产公司做文秘,这次来,主要想看看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岗位。“自己学的是经济类的,感觉现
在的工作没啥激情,想换个更理想的工作,好做长远的打算。”专业不对口、好职位偏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招聘会的很多大学生都有类似的感受。一位在驻烟某大学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李姓老师说:“大学生之所以很难找到满意职位,一方面是参会单位提供的岗位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少;另一方面,不少求职者没有明确的求职方向,要么随意乱投简历,要么看一眼就走,根本不去咨询了解职位的具体情况。另外,大多数今年的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只有一些感觉现有条件不好的学生才会来招聘会寻找新机会。”
招聘方:大学生眼高手低太浮躁
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招聘摊位前门可罗雀,负责招工的林某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还是很愿意给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机会的,‘一张白纸\’培养起来阻力小,执行力比较强。只是现在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又浮躁,培训他们得花大力气,可很多人一旦‘学有所成\’就跳槽走了,所以我们招聘还是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招来就用,走了也不亏。今天的招聘主要面向毕业生,但是他们来的少,来的农民工对这些岗位又不感兴趣。”
旁边一家培训学校的招聘负责人也对记者诉苦说:“有些大学生已经找到工作了,纯粹是来碰碰运气,看有没有更好的职位。我们比较反感这种行为。员工忠诚度不高肯定影响做事效率,更何况到了新单位,也不能保证他们不再跳槽。另外,有些人仗着已经有一份工作了,可进可退,对薪酬待遇的要求也高了起来。”
专家:立足现实积极创业
9月16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现场,记者发现了一些创业项目的展板,如书店、洗车店、庆典礼品鲜花店等等。不愿意替老板打工的大学生,可以自己开店做小老板。据其中的一位创业者介绍,这些创意有的是根据实际商业行情设想的,有的是借鉴了其他地市的创业项目引进的,有的是专门从事创业项目设计的专家提议的。
市人力资源市场一位负责人表示:“有些投资较小的项目很适合初级创业者。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选择自主创业,现在从国家到地方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特别支持。”
据悉,市就业办专门为高校毕业生设立了创业服务中心,开设了失业登记、政策咨询、就业创业等服务窗口,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办理小额贷款、兑现政策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帮助有就业困难和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自身缺乏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还对很多一线岗位抱以不屑的态度,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部长王道明建议,大学生需得提升自身素质,尤其是要多多参与实践。一旦工作了就踏踏实实干下去,“有些年轻人一年跳槽七次,这样怎么能让用人单位放心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陈展鹏)明日上午9:00至11:00,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将邀请市中医医院骨科的谭庆远主任与王黎明主任两位专家做客96110,针对市民关心的各类外...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