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力推社区养老
“我是力推社区养老,相信这种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市人大代表雷宇多年来一直关注烟台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提起如何迎接“银发潮”,她建议政府构建以社区为平台,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由政府和社会结合共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
雷宇介绍,我国现有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因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自由度大、自主性强,便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等实际因素成为一种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
“但现实问题也摆在面前,目前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高龄老人比重大,增长更快,家庭小型化,社会劳动力高龄化,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大量增加,而提供照料的资源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将日益弱化。”她说,看看身边的年轻人,双独生子女结合的越来越多,这样他们需要照顾双方四位老人,平日工作那么忙,照顾难度可想而知。在社区成立托老所,将成为一大养老趋势。托老所为老人提供饮食、医疗看护、娱乐等服务,或者组织社会力量为居家老人提供送餐上门、送医上门、送家政上门、送精神陪伴上门等菜单式服务,又或者可以将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互助小组,政府给予施与帮助的一方一定的资金补贴,使其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勇于承担其中的社会风险。
“社区托老所使老年人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得到社会的服务,并保持与家人、邻里的经常联系,不至于产生心理孤独感,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雷宇说。
探访“托老所”白天“入托”,晚上居家
社区养老,目前烟台市已经开始在做了。昨天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世回尧街道鲁峰社区的“鲁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院里,接送老年人的专车刚刚停下,老人们兴高采烈地走下,有的前往棋牌室,有的走进舞蹈室,有的去了阅览室等等,大家各有所乐。
在棋牌室里,王泽伟老人告诉记者,他70多岁了,家里只一个儿子,儿子儿媳都上班,平时工作忙。他不愿一个人在家待着,儿子也不放心,鼓励他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平时跟其他老年朋友一起打打扑克,中午在服务中心吃饭、午休,晚上再坐专车回家,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很开心。81岁的姜淑云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也是养老服务中心的常客。
鲁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孙秀芝说,服务中心今年4月份成立,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设有图书馆、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舞蹈室、休息室、健身房、餐厅等,各种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大约50位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天都来。社区服务中心还选聘专门的服务人员、厨师、舞蹈老师等为老人们提供服务,给社区空巢老人提供了一个欢乐的老年家园。
昨天午饭,老人们吃的馄饨。孙秀芝说,饭菜周一至周五不重样,每位老人每天只需5块钱。“钱够用吗?”记者问道。她笑着
说,哪能够,村里还得往上搭钱。原来,村改居之前,鲁峰社区原是下曲家村所在地。这个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开销,村集体企业炬鼎实业总公司董事长曲兴海拿出钱来补助,为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给予大力支持。
市民政局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这正是烟台市积极探索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烟台市的养老服务思路是这样的:发挥政府在机构养老中的主导作用,凸显示范效应;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民资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平台,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具体来说,养老模式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养老起示范带头作用,现在正加快普及县级养老福利中心;社会力量办养老,这是主流。
在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烟台市按照“区级设总站、街居联成片”的思路,在芝罘区和牟平区开展试点。整合下岗失业人员、慈善义工、志愿者三大资源,组建养老服务队伍,统一培训、持证上岗,为辖区分散供养的“三无”对象、低保老人、老劳
动模范、老伤残军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等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余处,进一步拓宽了养老服务的范围。
同时,烟台市在老年人口相对集中的芝罘区探讨建立“烟台市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这一新型城市养老服务模式,使老年人不离家也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以社区信息服务和社区家政服务,带动和支撑养老服务,以低利原则引入市场机制,由知名家政服务企业提供展位,设立专用呼叫热线,为居家养老搭建一个全方位的平台。同时,在服务市场内设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实习基地、配餐中心、老年日托所以及周托所等不同的功能区,把芝罘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协会办公场所设在此处,以便加强养老服务的统一指导和行业自律。
社会学家从日韩看,家门口照样能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新模式未来能走多远?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陈长文说,他曾去日韩考察过那里的养老问题。社区养老完善,一对一服务、专业化、人性化,这是带给他的最大感受。
陈长文说,日韩也是老龄化较高的国家,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与中国有相通之处,他们的养老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引入民营资本,社区化养老,大力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这是未来社会养老的大趋势。“从日韩两国身上,我们看到,家门口照样能养老,而且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赶不上日韩,养老服务也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韩国养老,管理人员不是太多,社区志愿服务者很多。”陈长文说,韩国学校对大学、中学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进行考察,这点也值得我们借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庞大的社会工程,全社会都应该参与。
我来帮你擦!YMG记者方春明摄
新闻推荐
烟台武术名家林世钦先生(烟台人习惯称“二林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6月11日“烟台街·打捞民间记忆”专栏曾刊发YMG记者采写的《“二林子”的那些事儿》一文...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