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邹春霞通讯员仪明刚)多加点盐和油,菜口味重了,可能离疾病更近了一点。你的生活里,还有哪些不健康生活细节呢?昨天,在市爱卫办举行的“健康山东·烟台市全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行动”启动仪式上,部分市民代表获赠限油壶、限盐罐、控盐勺等健康大礼包,更可贵的是,参会500多位市民聆听到省、市专家介绍的生活中与健康有关的那些事儿。
■市民:
炒菜放油盐多凭手感
打开这份儿健康大礼包,里面有6克、2克装的控盐勺,还有限油壶、双功能腰围尺和电子计步器。记者注意到,限盐勺包装盒上注明“为防治高血压,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应超过6克”。除限盐勺外,还有限盐罐、限油壶。限油壶上面标明了刻度,最小为25克,在刻度处还特别注明了“1人份”字样。
“一盘菜才让放这么点儿盐?”门楼镇紫埠村赵大叔拿着2克的小勺直撇嘴:“俺对象炒菜绝对超过这些!盐罐儿没几天就空啦!”“咱靠海边儿,都爱吃咸。”听了赵大叔的话,现场的几位妇女交头接耳起来。都说营养专家提倡的每人每日油脂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每人每日不超过6克等实在不好把握,平时都是靠感觉放。
■专家:
限盐、控油很有必要
“近几年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今年烟台市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小年龄仅为15岁。”烟台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科长陈远银介绍,据烟台市疾控中心统计,今年截至8月底,烟台市因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2.97%,相当于每天有47人死于此类疾病。以前50岁以上人群多发的“三高”症,现在多发于35岁—45岁。这与运动少,油盐摄入过量有关。
据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位于烟台市死因排序第6位的死因为糖尿病。“若去除糖尿病,烟台市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男性将提高0.16岁,女性提高0.30岁。”陈远银表示,限盐、控油更有利于防止这些慢性病的发生。
据了解,烟台市卫生系统一直在积极倡导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宣传“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等,另一方面向市民提供健康支持工具,今年,烟台晚报与喜旺集团合作,向市民免费发放了近3万枚控盐勺。
■卫生部门: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次‘烟台市全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行动\’,主要是希望健康干预范围扩大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使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推进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烟台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树文介绍,烟台市主要通过推进健康教育行动、控烟限酒行动、“节油减盐”行动、体育健身行动和精神卫生行动,通过这5大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扩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范围,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那么到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烟台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刘正毅告诉您———四句话、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照此四句话做,不花钱,少瞧病,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合理膳食”为你如此安排一天的食物:米面、五谷杂粮等主食与蔬菜水果为一天中主要食品,蛋白质次之,糖酒更少。有条件的话,每天喝一袋牛奶且将此习惯保持终身对健康十分有利。“适量运动”提醒您两点,一是要运动,二是运动要适量。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运动量:每次不少于三公里,时间三十分钟以上。一周运动次数不少于五次。运动强度要达到心率加年龄不小于170。也就是说,一个五十岁的人,他在运动时,心率要达到120次,健身的效果最好。“戒烟限酒”说得明显,烟要戒,酒可以喝少点,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新闻推荐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本报“走遍烟台,寻找最美桃源”活动反响强烈
本报讯(YMG记者李少鹏)本报发起的“走遍烟台,寻找最美桃源”活动推出后,立即在烟台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两天来,本报热线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众多市民纷纷拨打“96110...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