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医院看医生。挂完号,坐在门诊室外候诊。不大一会儿,一名女医生打开诊室的门,手里拿着本病历,站在门口微笑着叫道:“车干粮,请进来!”
听到医生叫号,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无人出声。见无人应答,女医生提高了嗓门儿:“车干粮!车干粮哪儿去了?”“是叫俺吧?”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从凳子上站起来,试探着问。“您叫车干粮?”“俺不叫车干粮,俺叫轩(hǎn)良。”女医生听后忙低头看了下手里的病历,惊奇又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我从来没遇到您这样的姓。轩良大哥,您快请进吧。”看到这种情景,我立马想起了《烟台街》上那些“指名道姓”的趣事儿,决定找轩良了解一下轩姓的来源。
待轩良看完病,我便上前跟他攀谈起来。轩良说,除了他村有几户姓轩的外,他长这么大还真没遇到过姓轩的人,连能读准这个姓的人也没遇到过。现在用电脑打印姓名还强些,在过去手写姓名的时候,出门办事被人叫错姓名是常有的事儿。特别是需要开具票据什么的,每当人家问道姓名时,他都告诉人家他叫hǎn 良,人家再问“hǎn”是哪个字时,他就仔细地解释说:左面一个车字,右面一个干字。由于这个“轩”字平时用得较少,有的人在书写时,往往把“轩”字写得分了家。再加上姓车的人较多,如此误读,听起来,发音的确很像是“车干粮”。
至于为什么“轩”不读xuān而读hǎn,轩良说,他问遍了村里那几家姓轩的老人,可没有一个人知道的。
轩良还告诉我说,他只听他爷爷说,他们家祖籍是河南汲县,轩姓起源于姬姓,别的,他也弄不明白。
回家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轩姓的来源,网上的解释是:轩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喜,属于以通义字讹话为氏。据史籍《通俗通义佚文》、《左传》记载,郑国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后为罕氏。在古代,“轩”与“罕”通用。如在《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的罕虎,在《春秋公举传》中则记载为轩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三字为姓氏者,称轩氏,世代相传至今。都兴浩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通讯员李平)本周日(10月30日)“旧物换换乐”活动将移师进德社区。本次活动由烟台晚报与东山街道进德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地点设在进德小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