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来烟台是近代烟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接受了袁世凯的邀请,赴京与袁会谈。8月20日夜轮船进入烟台海面,据说因避风而于21日晨进入海港靠岸,并在烟台各界的欢迎中踏上了烟台的土地。
孙中山登陆烟台,官商军各界集聚在克利顿饭店召开欢迎大会。孙中山先生在欢迎会上致答辞中说:“各界欢迎,无比感激。我中华民国至今则大不同,去年今日处专制政府之下,人人都受苦痛,今年则为中华民国之人民,都享有自由幸福。但中华民国缔造伊始,百步维艰,我中国人民皆有应尽之义务。兄弟此次至京,关于建设政见,当一一商于政府见诸实行。所有一切政见,谨烦魏先生代表略述。”
之后,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次长魏宸祖代孙中山先生宣讲民国要旨,即首在振兴实业。他说:“中国商业失败,不止烟台一埠,凡属通商口岸,利权外溢,到处皆然。如今之计,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张裕公司,设一大造酒厂,制造葡萄酒,其工业不亚于法国之大厂,将来必可获利;又如玻璃公司亦然。张君(弼士)以一人之力,而能成就此伟业,可谓中国制造业之进步。”在参观公司及品尝美酒之后,孙中山先生挥笔题赠:品重醴泉。
■中兴:曾以“俄式大菜”享有盛名
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克利顿饭店曾是烟台境内经营规模较大、声誉与档次较高的饭店之一,曾以“俄式大菜”享有盛名,它北连烟台山外国领事馆区和外国人居留区,东、西、南为商贸中心区,扼通往烟台山必经之地。
我们可以想象,上世纪初的朝阳街,正是烟台乃至整个胶东半岛的“商业CBD”,有来往此地的国内外商贾坐在克利顿饭店铺着雪白桌布的餐桌前,品尝着原鸡脯、奶汁白菜卷、清煎大虾、红菜汤等地道的俄罗斯美食,克利顿饭店可能正是当时一种身份的象征。
如今,我们可在大门西侧的外墙上,看到另一块大理石板刻着这幢建筑的简介:“建于1910年,二层,砖木结构,四面坡铁皮瓦屋顶,一层转角大门上方外出拱券,支托二层凉台,墙角、门窗、山花均为弧形,建筑面积1209平方米。”
“该饭店为俄国人开设,1912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来到烟台,下榻于此,此后该饭店以‘孙中山先生下榻处\’而名声大振”。市文化局的相关史料记载,克利顿饭店室内厅堂与各式房间齐备,食宿等其他附属性设施齐全。楼房为四坡四下水式屋顶,递进式牙条短檐,方柱形外墙柱垛,为中西建筑合璧典范。
历史上,克利顿饭店地处烟台黄金地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经营状况较好,为周围同行所不及。至于其后来演变及终业原因,尚无资料可查。人民政权建立后,克利顿饭店曾有过其他用途,但原貌保存至今。至本世纪初,克利顿饭店还曾是一个颇有特色的酒吧。
■废弃:产权单位混乱处境尴尬
红火一时的克利顿饭店不知在何时被废弃,附近酒吧店老板对其的印象是“不知道,从我来这里,它就一直锁着门”。
饭店朝东的偏门玻璃被灰尘蒙得不怎么透光,但依稀可以看到里面的门是三进的,颜色应该是后来刷上的淡绿色。2010年10月,中国小提琴演奏界的代表人物盛中国与日本钢琴家濑田裕子来烟演出。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盛中国提到,上世纪初叶,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弗里茨·克莱斯勒来烟时曾经住过克利顿饭店。
盛中国口中的克莱斯勒,是小提琴演奏家中最具个性、最独树一帜的一位,他影响了现代小提琴演奏的发展方向。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级人物,在1923年曾经到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座城市表演,烟台就在其中。
在烟台演出期间,盛中国特意寻访了克利顿饭店,对于饭店的现状格外惋惜。按照盛中国的设想,“应该把它重新利用起来,把一个房间还原,挂上老照片和油画,恢复曾经的布局,摆上留声机播放克莱斯勒的作品。这种充满文化特色的旅馆,即便住一宿上千美金,也会有人慕名而来。”
产权单位混乱是造成文化建筑处境尴尬的最主要原因。YMG记者曾经调查发现,克利顿饭店的产权单位是向阳房管处,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房屋被山东省印刷物资公司烟台分公司租用。“如果没有政府出面统一规划,眼下的诸多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知道很多建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可以发掘利用,但无法干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
YMG记者李珑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本报刊登了著名营销实战专家路长全将来烟讲座的消息后,吸引了烟台的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许多单位团体订票。同时,烟台黄金交易中心和名门润秀决定...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