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山,在牟平南五里处,景色秀丽,向来被视为风水宝地。明杨循吉撰《宁海州志》曰:“双峰并立,如兄弟然。”明焦希程纂《宁海州志稿》云:“山势起伏腾趠,如蛟龙然,因名。”
清道光间,牟平学者宫卜万、孔继堂等人,于此成立蛟山诗社,在当地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因缺乏相关资料记载,长久以来,蛟山诗社并不为世人所知。
烟台图书馆在参与全国古籍普查的工作中,从馆藏残书中抢救性整理出一大批珍贵牟平文献。这些文献,多为蛟山诗社成员孔继堂、赵田在、孔广金等人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有大量关于蛟山诗社的记载。这使我们得以有机会了解蛟山诗社的唱和情形。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赵田在的倡议下,宫卜万、孔继堂等和之,成立蛟山诗社。闲暇之余,赵田在、宫卜万、孔继堂、孔广金、孔冶塘、孔杏圃、吕凤藻、王湘南、赵济川等人“齐歌蛟山上,共推一世豪”,堪称清末牟平文化史上一大盛事。诗社之所以选在蛟山,一则此处景色绝佳,二则离牟平城较近。蛟山之游,自道光二十一年始,二十六年间宫卜万病,孔继堂南方远游,其余人赴试郡中,社遂废。
蛟山诗社成员除互相唱和外,还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事业。嘉庆道光年间,宫卜万集三十一余年心血而辑成乡邦文献《牟平遗香集》。蛟山诗社之赵希憬、赵田在、吕凤藻、孔继堂等都“检阅校正押韵此书,几历寒暑,并积极募刊刷印”。可以说,《牟平遗香集》之所以能成为一经典文献,蛟山诗社成员功不可没。
刘树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11月8日是新中国第十二个记者节。今天,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我们的足迹”记者节主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来自烟...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