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武峻平)1日,本报刊发了《裸体雕塑,儿童不宜?》消息,引发市民及广大网友广泛关注,本报96110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官方微博接到百余位市民留言评论。对于市民的“热议”,烟台大学谭城训教授认为,雕塑作为放置在公共场所的艺术品,应把握让更多人接受的原则。
昨日,记者根据96110来电记录及微博讨论整理,发现市民对于裸体雕塑立于海边主要有三类意见。
退休干部孙大爷拨打96110表示,裸体雕像,不应该摆放在海边。
“艺术不等同于裸体,不必非得用裸体这种带有争议的表现方式。裸体雕塑摆放在海边这样的公共场所,难免会让小孩子看到,做法欠妥。”孙大爷说。
不仅孙大爷有这种观念,微博网友“limao1313”也认为,这是一种低俗的炒作方式,“只是吸引眼球而已,体现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为什么非要拿这种裸体雕塑下笔?”相当数量的微博网友称,希望相关单位早日撤下这些雕塑。
与孙大爷持不同意见的市民也不在少数。赞成者表示,既然是艺术品,就应该以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不能只看到裸体,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
这些雕塑大部分都是用泥巴捏出来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主题的。市民刘女士拨打96110表示:“你看那些雕塑,都是高高兴兴的一家三口,我们现在不就是倡导和谐吗?家庭幸福也是和谐的一种体现啊。”刘女士说,这些雕塑虽然裸体,但展现的都是美的一面,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微博网友“阿布想养只大喵”以及“萧影DA”等也认为,这些雕塑没什么特别。“阿布想养只大喵”留言:“我从第一次看到就觉得挺好啊,是大家观点不同,没什么低俗的,源于生活而已。”
在讨论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市民持审慎态度。对于裸体雕塑摆放在公共场所,他们不反对也不支持,直言不明白裸体雕塑的寓意。“妇女光着膀子,一个男人顶着女人,这都是什么意思啊?”市民张先生来电称。
针对市民不同的看法,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谭城训认为:“大师之所以被称作大师,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裸体艺术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引起过很多人的争议,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市民的思想也会转变。
“当然,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一点,老年人相比之下慢一些,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现象。”谭老师说。
新闻推荐
肝病患者保健品不能乱吃, 今日做客专家:毓璜顶医院皮肤专家夏秀娟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96110“天天医生在线”开通3天来,备受市民关注。昨天,96110邀请市传染病医院肝病专家、副主任医师刘锦屏做客,为市民解惑答疑。肝病有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