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小记者 越来越“专业”, ———惠安小学晚报小记者与编辑“面对面”侧记

来源:烟台晚报 2011-11-02 04:23   https://www.yybnet.net/

上周二,烟台晚报惠安小学的小记者们上了一场“特殊”的作文课,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课程的主讲人不是他们的语文老师,而是烟台晚报专刊部副主任、《现代教育》周刊责任编辑李冰。晚报小记者与晚报编辑“面对面,话写作”成为这堂课的主题,百余名小记者围坐一堂,兴致勃勃地聆听李冰传授写作技巧,并认真总结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堂特殊课程与编辑近距离交流,做专业的“晚报小记者”成为学生们共同的目标。

与编辑叔叔面对面,感受写作的魅力

课程一开始,当学校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这位是烟台晚报《现代教育》周刊的责任编辑李冰,你们每个星期向晚报投的稿都是由他来审阅”时,台下一片哗然。“哎呀,李冰原来是位叔叔啊。”“我每次投稿都叫他李冰阿姨。”小记者们纷纷议论,原来他们把几乎每周都要接触的人性别搞错了。

李冰会心一笑,“我每个周都要收到来自全市各地上千位小记者的投稿,有很多人跟你们一样叫我阿姨,现在咱们面对面了,以后投稿时要改过来叫叔叔啊。”李冰随后说道,之所以要开设这么一堂课程,一是为了消除这种“误会”,让小记者与编辑更亲近,再就是每次收到投稿后,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当面给小记者们讲解一下,能更好地提高小记者们的写作水平。

“每次收到你们投稿,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篇幅过长,我们写作语言要简练,尽量使用短句,不然不仅编辑读起来费劲,而且你们写的时候也容易造成逻辑混乱。”李冰告诉小记者,每次完成一篇文章时,一定要重新回头修改一遍,不仅要改错别字和病句,还要仔细琢磨每一个句子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争取让文章读起来干净不拖沓。

当天来上课的小记者,每个人都带着作文本和笔记本。四年级的李璟昊一边听李冰讲课,一边不时修改。“我发现以前写作文重复的语言太多了,以后写作文一定会注意多用一些新鲜的词语,争取不出现一样的句子和词语。”

小记者现场提问,颇有“专业范儿”

“李冰叔叔您好,我是四年六班的张喆,我想问一下什么样的题材适合我们来写。”课程第二阶段是现场小记者提问,小记者们都早已准备好问题,一下就把讲台围了个水泄不通,争相提问。

李冰说,对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写作主要应以记叙文为主,叙事内容应该来源于生活,写出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对于什么样的文章适合在报纸发表,怎样的文章才算好文章,李冰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前几个月烟台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许多同学投稿就跟创城有关,写创城过程中的好人好事,这就特别好。”李冰说,应时应景的文章由于贴近生活所以发表的概率大。“现在马上要入冬了,写文章就可以结合现在的季节,写一写深秋的景色或者丰收方面的文章都特别好。”

五年一班的王若源同学提出,怎样使写出的文章出彩,有吸引力?李冰说,小记者应该做到多写、多读、多练,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文章中词语的运用和结构的塑造。另外,给文章起一个好题目,写好第一段是很重要的。“可以尝试在第一段埋下伏笔,多用设问句来吸引读者。”李冰说。

提问阶段,小记者们特别踊跃,问题几乎不间断,而且无论是提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颇具专业水准,让李冰感叹小记者很有大记者的风范。

多读多写,关乎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小记者都是带着“作品”而来,李冰便现场点评起来。四年级尹心雨同学的一篇《小猫奇遇记》,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新颖,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小猫的英雄形象,其次,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李冰给小记者们布置了一份作业,以今天这堂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投稿到烟台晚报“小记者原创”专栏。“你们也可以给我写‘悄悄话\’,表达你们最真实的感受,你们可以充分利用晚报这个平台,写出好文章跟全市的小同学们一起分享。”李冰说。

课程结束后,小记者们仍不愿离去,纷纷围着李冰“请教”。惠安小学校长宋吉霞听完整堂课后非常感慨:“多读多写关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非常感谢烟台晚报为学生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尤其这次能与为他们改作文的编辑面对面,对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大有帮助。”

从2006年春天成立以来,烟台晚报小记者团队已经走过了近6个年头,在全市30多所学校成立了烟台晚报小记者站,先后吸纳了4000多名小记者,并在烟台晚报的《现代教育·小记者原创》专栏刊登了2500余篇小记者作品,有2000多名孩子先后参加了晚报为小记者组织的100多场公益活动。YMG记者赖皓阳通讯员王燕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精美的木雕灶台

寒假的时候,我与爸爸去北京游玩,当时正好赶上地坛庙会,我在庙会里左逛右转,买下了一件纯手工的木雕小灶台。听爸爸讲炉灶是古代人们生火做饭的重要工具,每家每...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记者 越来越“专业”, ———惠安小学晚报小记者与编辑“面对面”侧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