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里成立“党支部”
如今的北皂村里,路人熙熙攘攘,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
在七十年前的这片土地上,曾有一群女共产党员,在当时北皂特支书记、女共产党员牟更生的带领下,不畏艰险,同敌伪反动势力作斗争。
1935年,中共牟福边区宣传委员辛冠吾就在珠玑小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她通过办夜校,组织“读书会”等形式,与烟台志孚中学的进步学生一起,向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1935年底,由于一名党员暴露,辛冠吾等离开珠玑小学。
1940年春,遵照上级指示,共产党员金丰、张玉等人来到珠玑小学,仍以教学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利用讲课,向学生讲述八路军抗日故事,借“唱游”教学生们唱《大路歌》、《新的女性》等抗日歌曲,并物色进步学生、发展党组织,建立了珠玑小学党支部。这年夏天,因发动学生反伪遭敌人破坏,支部解体,金丰等人先后离开。
领导妇女革命力量
珠玑小学党支部虽遭到破坏,但我党在学校已播下了种子。不久,女学生、共产党员陈蓉厚等人又建立起党小组。与此同时,在北皂村,牟更生等经在福山盐场村教学的地下党员牟斌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北皂特支建立,珠玑小学党小组(后改党支部)隶属北皂特支,特支书记牟更生,组织委员王自立,宣传委员曲世艳。特支中的党员大部分是女同志,这就在北皂、珠玑一带,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妇女革命力量,“女儿国”的称呼也渐渐传扬开了。
“女儿国”初期活动区域,是在福山城以东烟台市西郊一带的日伪占领区,在珠玑,重点是珠玑小学。自从1940年夏天,举行反对伪乡长的游行示威、集会、罢课之后,校方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公开的革命活动受到了限制,校内一些反动教员乘机嚣张起来。
“女儿国”发展壮大
鉴于形势的变化和斗争需要,“女儿国”搞了几次公开活动以后,遵照上级指示,开始注重党的组织发展。她们在珠玑小学,组织学生阅读郭沫若、谢冰心、鲁迅等人的进步文艺书籍。有的学生毕业后根据革命需要参加了八路军;有的打入烟台和福山县城,从事秘密工作。除珠玑小学,“女儿国”在北皂、珠玑村内,也秘密发展了一批党员,并且为了革命需要,千方百计发展男党员,壮大了党的队伍。
1944年4月,烟台工委成立以后,珠玑党支部从北皂特支分出来,独立进行活动。为了加强市内地下斗争力,工委派党员陈蓉厚、李厚珍、陈建英等进入市内,分别到烟台第二女子中学和崇德女中,以上学为掩护,继续从事秘密工作。不久,陈蓉厚就在第二女子中学建立了党支部,她们搜集教育界的动态情报,为工委传递秘密信件,在学生中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为配合解放烟台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后,陈蓉厚等又接受组织的派遣,到了新的战斗岗位。
“女儿国”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她的革命斗争事迹,在烟台、福山一带广为传颂。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女骨干,鼓舞了更多的妇女走上革命道路,她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长为我各级党组织的优秀领导干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 记者)昨日,市质监局副局长林荣忠接受YMG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烟台市将履职尽责,促推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组织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工作,强化监督抽查...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