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十八年前首次亮相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4-24 02:23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是《烟台晚报》创刊二十周年,晚报编辑一再约我为“我与烟台晚报”征文写篇稿子。盛情难却,可写点什么呢?考虑再三,决定介绍一张十八年前的剪报。

我与晚报的关系,确非寻常,因为我是个一生与书籍、报刊、杂志打交道的人,晚报在我离休的第二年诞生,我又长年生活在烟台市区,自然就与这份涵盖面相当广的市民报纸交上了朋友。

二十年来,《烟台晚报》始终与我为伴。开始时,直接订阅报纸,近几年,网络水平提高了,则经常通过水母网搜索阅览。我虽然离退,但晚报却让我及时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小情,使我继续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晚报经常向我约稿,二十年来,我为该报的“鉴赏”、“收藏”、“烟台街”等专版撰稿四五十篇,虽然质量不高,枯燥乏味,却也篇篇见报,从而引起众多亲朋的关注。这样,晚报又成为我与社会各方沟通的桥樑。

我这个平凡的社区居民、离休老人,既无什么惊人之举,更无什么辉煌成就,我在晚报上发表的豆腐块小文,仅是一些早年的个人经历和平日啃书心得。而晚报记者却先后到我家采访报道过七八次。最早的一次,是十八年前青年女记者刘新颖到我家访问的。我记得比较清楚,还特意翻出了当年的剪报(见下图)。

1994年10月,晚报记者刘新颖得知,我的邮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集邮展览中,获得银牌奖项的消息,便通过教育局和老干部局与我电话联系,要到我家采访。尽管我当时一再婉言谢绝,这位很有礼貌的小姑娘,还是敲开了我的门,我只好以礼相待,接受采访。采访记录完后,她还将我在北京展场上所拍的一张照片借了去。

两天之后,晚报的“胡同人物”专栏中,便以“游于方寸之间”为题,刊发了这篇专访文章,那张照片也赫然放进了版面正中,而时年64岁的我也第一次在晚报上亮相,引起了不少街坊邻居的注意。

照片挺大,文字篇幅并不太长,共约五六百字。记者用精炼的笔墨,如实地报道了我二十年前集邮收藏的概况:“离休在家却很少出门,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案前度过的。桌面上或是古旧信札、邮票,或是笔记、文史资料,一副老花镜陪着他在方寸之间遨游,探索着五彩斑斓的集邮世界。

集邮界的人士,大都熟悉王景文,这位64岁的老先生,曾在国内外邮刊上发表集邮文章30余篇,其中发表在1992年第4期《集邮》杂志上的《新发现的一批邮政史前的民间古信札》一文,首先提出了“邮史前民间信札”一说,在集邮界引起广泛讨论。

早在40年代,王景文便在方寸之间发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从此迷恋其中近半个世纪。最初他只是收集邮票,整理成一个个专集,慢慢地开始收藏有价值的信封。离休后又搞起了邮史学术研究。1991年底,他在家乡黄县旧货市场发现了一批古旧信札,凭着深厚的邮识,他鉴定出这是咸丰、同治年间的遗物,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于是,他跑遍黄县乡村,广泛进行收集,将四散的百余件珍贵信札保留下来。回到烟台后,他查阅了大量邮政史料,并多次致函集邮界权威刘广实、俞炳森等共同探讨,最后确定这批信札确系大清邮政史前时期我国北方商民通信的实物。在对百余个信封、信笺多方考证研究的基础上,他编著了一部邮集,参加了去年“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竟然获得了银奖。然而,王景文说,他还是民生小区中的一个普通居民,胡同里的一个普通人物。”

这篇十八年前的短文,一般人可能不屑一读,然而,对我这个八旬老人来说,却能勾起对往昔的回忆,燃起继续求知的欲火,鼓起重新起跑、再攀高峰的勇气来。

王景文

新闻推荐

“60后”爸妈眼中的他们……

YMG记者林媛通讯员孙长青有ipad、玩微博,用微信、视频分享生活快乐和糗事的“90后”要走进职场了。成功的路千万条,“90”后似乎都有自己的主意,而他...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十八年前首次亮相)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