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林媛通讯员孙长青
有ipad、玩微博,用微信、视频分享生活快乐和糗事的“90后”要走进职场了。成功的路千万条,“90”后似乎都有自己的主意,而他们的“60后”父母也对孩子的未来有期望有规划,到底又要如何面对孩子的自主与叛逆?
找工作:女儿很淡定,妈妈有点急
家住毓东社区的周晓云是山东工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今年下半年才毕业的她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未感到忧心忡忡。相比起她的淡定,“65后”妈妈孙女士就显得有些着急,“我总认为女孩子就得找个安稳工作,找个好人把自己嫁了,但是孩子却不着急,说什么不闯荡就是对不起青春,还说反正怎么着都会有饭吃。”女儿不着急,孙女士虽急,但也只能面对女儿要先就业再择业的现实,因为这正是他们所理想的状态。
闯社会:儿子去异地,妈妈不认可
学工程设计专业的李伟考上了西安建筑大学后就离开了烟台。今年1月份,一家外企到学校招聘2名新员工时,李伟从几千人里脱颖而出。对于这份工作,李伟的“60后”妈妈却十分不满意。“家长都希望孩子离得近点儿,守家守业也方便,他们没尝过生活的滋味,只一厢情愿闯荡社会,这并不现实。”
出国去:女儿要镀金,爸爸举双手赞成
在烟台大学上学的刘蕊马上就要毕业,但对未来,她毫不担忧:“我更倾向于去国外先学习几年,不说是给自己镀层金,起码增长了见识,回国后,最次也是进个外企。”对于女儿出国后每年50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刘蕊父亲认为这笔投资“很值”。“现在,这拨‘90后’将第一次踏上社会,对这拨孩子,我觉着引导和平等最为重要。”刘蕊父亲是位“65后”,也是某外企驻烟台的高管,他告诉记者,能让孩子们接受外来教育,也就直接站在了世界潮流的前沿。(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冬玥摄影报道昨天,在开发区德胜商场的一间约十平米的“相约银饰”小店内,店长于小伟热情地为一对年轻人介绍:“这对指环名为‘缠绵爱恋\’...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