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津老师
张红囡:烟台三中分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从1993年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曾荣获“芝罘区优秀班主任”、“芝罘区优秀工作者”等称号;1998年执教国家级示范课。
针对中考数学的最后复习,张老师说,基础知识是历年数学中考的易考点和易错点,考生要注意掌握。在课堂上不能自顾自地复习,要紧跟老师步伐,掌握一类题或一种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基础知识要熟记
张老师举例说,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要章节,在复习定义时,经常会遇到中考中的易错题,比如已知方程kx-4x-1=0(1)有两个实数根,求k的范围?(2)有实数根,求k的范围?这道题目运用到的知识都在基础知识的范畴里,是易考题,也是易错题。
在最后的复习中,考生要着重把初中四年的知识结构了然于心,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知识框架。对此,考生一定要着重掌握基础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思想,熟练应用各个公式、定理,并掌握基本方法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
挖掘提分“潜力股”
张老师建议考生在上课前首先要“备好课”,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带着问题听讲。也就是在课前的做题过程中,有不会做的,包括不明确答案的问题,应该在老师讲解之前做好归纳。
张老师说,考生可以在题目中做好标记。不同的题目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做好标记,以便在听课过程中重点或非重点地听讲。另外,在做题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是哪一种不会:完全不会做,连一点思路都没有的;还是有一点思路,但是不能彻底、完整地解决问题。
在这两类问题中,老师会把重点放在第二类问题上。对于第一类问题,如果纠正、改错难度过大,就不必牵扯太大的精力。第二类问题则是提高分数的“潜力股”,做好这类题,听明白老师讲解的思路并找出做不出的根本原因,检查知识点的疏漏,然后找相似的题做强化训练,有可能使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这是在课前需要学生真正去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
课堂紧跟老师步伐
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节奏和步伐。老师一般是一边展示系统的知识结构,一边领大家挖掘课本中典型例题的演变、引申和拓展过程,目的是使大家弄清一类题或一种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张老师说,考生要做好信息处理和分析,把握好课堂复习和自我复习的关系。自觉复习的习惯固然应该提倡,但首先要立足课堂,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对比,才能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按照老师规定的步骤答题、规范解题过程。老师一般拿历年的中考题当作例题讲解,目的是在复习中要规范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步骤。考生要对比自己的思维过程,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课堂上的循环复习,反复强化,就好像日常“煎豆腐”,需要多翻几次才能热透,否则会冷热不匀。学习也是一样,熟能生巧,就需要多次反复而不是重复,自己的“练”加上老师的“点”,才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另外,上课不能只听老师讲,还要敢于提出疑问,积极提出自己新颖独到的思考方法和策略,与师生共享,既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YMG记者魏文杰
新闻推荐
21日上午,芝罘区东山社区第四届京剧节在烟台艺术学校排演大厅拉开帷幕。芝罘区有关领导、社区居民等200余人观看了演出。京剧节还邀请了10余名社区环卫工人来到现场。YMG...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