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曾成为文化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组成。而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书本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烟台人热爱读书吗?随着第17个“世界读书日”的临近,记者走访图书馆、书店、大学等地,对烟台人的读书生活进行了深入调查。
■9成人认为读书重要可一年读不了几本
记者首先在烟台日报传媒官方微博上进行了一次读书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在“你认为现代社会的传统阅读重要吗?”问题中,“重要”一项获得满堂红,而“经常读书”也成了8成以上网友的习惯。但在“每天读书时间”一项调查中,“一到两小时”和“短暂地翻看”并驾齐驱,每天能坚持看两小时以上的人是寥寥无几。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人们的阅读内容及阅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参与调查的市民将“很少读书的原因”归咎于“网络等其他获取信息渠道更大”。而在“2011年一年您读书的数量”一项调查中,只有一人选择了“十本以上”,其他绝大部分都是选择了“五本以下”。
随着阅读内容越来越通俗化,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从纸质阅读到网上、电子阅读,还体现在阅读的思维习惯上。网民总结浅阅读的特点为“三快”:快速、快感、快扔,当今时代,这种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受到很多市民的喜爱。
■图书馆读者增两成读书的年轻人不多
“与2011年比,读者数量增加22.3%,图书数量增加了16.5%。”烟台市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馆读者平时以中老年读者为主,而周末及节假日,学生读者会较多。据记者调查,在图书馆里,文学类、历史类及休闲养生类图书较受读者欢迎。
为让更多市民能够多读书,读好书,2010年,烟台市图书馆打造的烟台网络图书馆正式开通,包括芝罘、莱山、开发、福山、牟平、高新区在内的联通网络用户市民,登录“烟台市网络图书馆”后,足不出户就可以免费在线查阅100多万册中文图书。烟台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时间推移,图书馆的图书将不断充实更新,尽量使得馆藏文献也走向数字化。
■新华书店移至幸福书店迎战网络冲击
去年6月,位于市区北大街的烟台市新华书店北大街门市部正式搬家迁至幸福社区。在烟台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老新华书店的西移,也标志着烟台文化中心的扩大和西移,走出老城区“圈子”的新华书店,改变了烟台人的读书版图。
事实上,书店的分布和规模对于市民的读书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新华书店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内幸福、黄务等片区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居民居住区,相应的文化设施也亟需配套完善,从几年前开始,书店方面就先后在幸福、黄务、新桥等地考察,准备开设新的网点,在幸福片区开设网点只是开始。
据了解,目前烟台地区的13个县市区新华书店现有18处门市零售网点,面对网络和电子书的冲击,新华书店在幸福开设新店的同时,也将适时地整合资源、调整战略。
■大学图书馆利用率高学生读书目的性强
大学生的自习室历来都是抢手货,在烟台的几所高校也是如此。
在烟台大学自习室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烟大的其他自习室这段时间还不太拥挤。但等到考试前期,就要每位必争了。”另外,在学校图书馆里,记者看到,烟台大学的两个图书馆的利用率都在7成左右,而且越低的楼层越受同学欢迎。但等到了考试期间,将全部爆满。
在烟大书店里,记者调查发现,考研及公务员考试之类的辅导书都是畅销书,而英语类的如英语四六级考试及雅思托福等工具书也成了学子的“挚爱”,大学生读书、购书的目的性很强。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昨日11时50分许,在市区第一海水浴场,一位外地游客突然昏倒,烟台山医院的急救车迅速赶到进行救护。据了解,病人是一位女孩,可能因血压太低造成昏厥,目前正在进一步治疗。YM...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