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私家车被逼停在马路上
16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莱山区一处新建小区,在该小区门外的一条道路两边,依次停着长长的两排私家车,记者粗略数了数,能有五六十辆。随后,记者又来到附近另外一处新建小区,在该小区门外的道路上,记者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作为近几年才开发建设的小区,在前期规划中已充分考虑到业主停车问题,明明小区配建了地下停车场,为何这些私家车还是停到了小区外的路边上?
“小区规划人车分流,地上统一不准停车,只能停到地下停车场,地下车位别说买一个需要近10万,就是租金每个月也要两百多,太贵了!”在记者采访时,一位正在停车的车主说,现在小区规定,没有车位的车一律不准进入小区,因为既舍不得买又舍不得租,所以自己的车连小区大门都进不去,只能把车停路上了。“我当时买这辆车也不过10万块钱,现在油价这么贵,每个月养车费用近千元,现在再拿出几百块钱的停车费用,负担太重了。”这位车主无奈地说。
“白天开车去上班,晚上车在自己小区停车还要花钱,一个月租金300块,平均停一晚上3块钱,真是宰人啊!”一位车主说到这有些气愤。
地下车位比地上贵一倍
新建小区停车难,在同时配备地上、地下停车场的小区同样存在。并且,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地上停车位“僧多粥少”,地下停车位则备受冷落。
记者采访多家小区发现,不论是出售还是出租,地上停车位都明显比地下车位更受待见,而这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价格差,地下停车位普遍要比地上车位贵上百元。“地上一个车位一个月租金150元,而地下却需要300元,整整贵一倍。”莱山某小区业主王先生说,地上停车不仅方便,价格也更实惠,所以大家都争相抢租地上车位。“此前小区地下停车位只卖不租,地上的只租固定的停车位,价格是150元一个月,我们小区一栋楼三个单元,基本上总共有四五十辆车,但是地上只有12个固定停车位……”王先生说。
停车难,欲购买车位的业主大呼买不起。“一个地下车位卖10万元,都能再买辆车了,谁舍得?”采访中,一位业主给记者算账:一个车位的面积在7平方米至10平方米之间,这样一来,每平方米车位的价格便达到了1万多元,而他当时买房子的时候,房子每平方米只有4000元,车位价格是房价的近2倍还要多。
舍不得买,就租吧,然而有的小区却出规定:地下车位只卖不租。“明明就是逼着业主买地下车位!新建小区停车难,难的不是没有位置停,而是车位太贵,停不起。”业主孙先生一语道出症结所在。
没有产权,购买的仅是长期使用权?
跟大多数业主止步于地下车位高昂的身价不同,为了能给自己的车找到个长久的“家”,纠结之后,市民陈先生曾准备买个车位。“小区规划建设现在看虽然超前,但是照如今的趋势,停车只会越来越难。现在小区按照一户一个停车位建设,几年后,没准每家都有不止一辆车了,到那时停车位肯定会更抢手,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然而,就要签合同时,陈先生却最终又放弃了。“车位没有证,也就是说没有产权,跟买房子完全是两码事,所谓签的合同也就是个租赁合同,难道我花10万块钱买了一个长期的使用权?”对于一下子拿出买第二辆车的钱买个没有产权的车位,陈先生觉得心里不能接受,也不放心。“以后形势变化会不会再买不好说,反正现在可以租,实在不行还能停马路上。”
采访中,多位业主表示说,如果购买的是一个全封闭的车库,那么自己会考虑花几万块钱买一个,而车位就是地上那一块地方,实在觉得不值。
卖不出去,开发商地下“压”了几千万
记者从业内采访了解,为了应对城市社区内日益严峻的停车难问题,烟台市要求新建小区必须规划建设地下停车位,有的按照户均一个停车位,一些低密度多层小区地下停车位设置达到1:1.5。
“建设地下车库工期长,投入大,一个车位的成本就是8万,小区一期共建设700来个地下车位,共投入4000多万元,到现在总共才卖出去了几十个,大笔资金投入了却收不回来。”烟台市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企业负责人说,“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工程就可看出,建设一个大楼时间最长的就是地下施工,往往需要好几个月,一旦工程到了地上速度明显就快了,没有天气影响的话,几天就是一层。”采访中,他向记者“诉苦”说,因为地下车库卖不出去,公司近几年开发的每个小区都在地下“压”了几千万的资金。
业主嫌贵不买,完全可以选择出租。而至于开发商对地下车位“嫌租爱卖”,甚至是“只卖不租”,该负责人坦言:“原因很简单,出售回笼资金比较快,租金的回笼比例比较低、周期长。”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车位成本8万,卖出去的话成本即时便可收回;如果选择向业主出租,以200元/月的租金来算,一年2400元,收回成本需要近40年的时间。
该负责人表示,地下停车贵于地上停车,关键是因为成本贵,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由于价格差异,无论是选择地上的固定停车位还是流动停车位,只要可以停在地上,业主就绝对不会考虑去地下停车,从而造成地下停车场的资源浪费,企业的成本也收不回来。
YMG记者宋晓娜
新闻推荐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增237元, 烟台市在全省率先增发到位
YMG记者夏丹实习生高琳记者昨日获悉,2012年烟台市为企业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企业建国前老工人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待遇,已在全省率先全部发放...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