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赵金忠)20日起,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新标准在对食品标示内容等方面规定更趋严格,像“可能”字样不允许出现。
取消“保存期”模糊字眼不许出现
保质期和保存期,两个概念看起来意思差不多,实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工商部门和消协每年都会受理十余起关于“保存期”的投诉。“预包装食品同时标注‘保质期\’和‘保存期\’,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市工商局工作人员韩女士表示,在处理消费纠纷时,工商部门一般会以“保质期”为准。保存期这个概念,实际意义并不大。据了解,将于20日实施的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取消了“保存期”的概念。
另外,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还明确规定,对于食品含量的表述不得采用“可能”等模糊字眼。“对于容易导致消费者过敏的物质,新标准要求作出明确的标示。”质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食品添加剂的含量也要做出规范、准确的表述。以前那些被曝光的苏丹红、瘦肉精都是食品添加剂,这种表述方法是不行的,要准确使用化学名和规范名。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逐渐熟悉那些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有助于选购更安全的食品,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20日起不换新标签要受罚
虽然距离4月20日新标准的正式实施还有几天时间,但烟台市不少商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为更换新标签做准备。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市区部分商场、超市发现,目前仅有一小部分商品更换了新标签。南大街一家大型超市的部门负责人岳琳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正进行新标准的培训和学习,帮助员工尽快掌握有关条款细则,培训结束后,超市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新标签的更换。
记者从质监部门获悉,从20日起,烟台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全部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执行,否则将依法进行处理。在4月20日之前使用的旧版标签的食品,在食品保质期内仍可继续销售。
本报提醒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除了关注保质期、产品成分、是否含有过敏物质外,还要注意销售环境是否符合标签上规定的条件,比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干燥处保存等。
新闻推荐
芝罘区7条河道开始“洗肠”, 你知道咱们地下有什么吗?你知道眼下很多工人戴着防毒面具在地下干什么吗?
记者昨天获悉,今年的河道清淤维修工程已于3月份全面开工。今年,列入清淤名单的一共有7条河,分别是金龙河、海港河、西炮台河、化工北河、幸福河、虹口河和解放河,均位于芝罘...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