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烟潍公路,是当时山东质量较好的一条公路,它的前身是山东省官马大道的一段。中国公路专家赵祖康曾经说过:“至采用欧美筑路方法修筑通行汽车的公路,则发轫于民国初元。长沙—湘潭公路(民国二年)、张家口—库伦公路(民国七年)、烟潍公路(民国九年)等,其著者也。”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到列强的蚕食和欺凌。英、日、德从东、西官马大道入侵,掠夺物产,贩卖毒品。东捻军在此与清军进行过激烈斗争。中日甲午战争大军调集、辎重运输,亦经此路。这条道路对发展山东省尤其是胶东半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曾起到重要作用。
民国初年,烟台成为山东省北部对外通商口岸,潍县这一重要城市,成为胶济铁路的一个大站。沿线物产丰富,工商业兴起。而这条铁路由于战争破坏,洪水冲刷,每况愈下,不能适应当时的运输需要,因此人们要求修建烟潍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提出修建烟潍公路与胶济铁路相联络的意见。
民国九年(1920年),华北五省发生水旱灾荒,河北、山东尤甚,北洋政府呈准于路、电、邮、航四政内附收赈捐,以工代赈修建烟台至潍县的公路,并派津浦铁路工程师赵德三为烟潍公路的督办,负责兴修。公路修建采用欧美先进方法,即经过正规的测量、设计,对路基宽度、最大纵坡、最小平曲线半径等,都有规定。
烟潍公路的施工过程、路线、路基和桥涵情况,1922年的《烟台要览》和1935年的《道路丛刊》都有详细的记载。民国九年(1920年)10月17日,由潍县开始测量,测好一段即行开工。烟潍公路全线290公里,分两段施工。潍县至龙口160公里先筑,1921年完成,开始营运。龙口至烟台130公里,开工稍后,1922年1月完成,全线通车。
由于修筑烟潍公路路基和站房需要占用民地,当时的北洋政府资金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行了地价公债。每年以抽签方法偿还,并以路租为资金来源。
观察这三张债券,可以看到当时的交通总长高恩洪的签名和印鉴,以及烟潍汽车处处长赵德三的签名和印鉴。工程师出身的赵德三同时也是烟潍公路修建的督办。
债券的背面,清楚地记载着公债的计息方式和偿还方法。当时,这种债券在省内共发行了48万元,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等五种。每年的年息为8厘,三年还清。由于当时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地价债券始终未能完全付清。
民国时期,“车马会青莱之道”的烟潍公路在山东公路发展史上无疑是举足轻重,为当时乃至解放后山东的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孙健图/王双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初阳通讯员马瑢摄影报道)昨天,烟台市最大的“海盗船”亮相南山公园,五一期间,烟台市民将在家门口体验惊险与刺激。昨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40名工人...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