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发展核电能够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海阳核电项目是我国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自主化依托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留有2台扩建余地,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总投资约1000亿元。一期工程建设两台单机125万千瓦AP1000机组,投资约400亿元。
该项目起始于1983年山东省核电厂址普查,1993年国家启动山东第一个核电站———海阳冷家庄核电站的初步可行性研究,2002年中电投集团公司为主开展海阳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通过国家电力规划设计院组织的厂址复核和规划调整评审及厂址“五通一平”工程方案。2004年9月,中电投集团公司等6家股东方共同出资成立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负责海阳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管理。2006年12月国家核电自主化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确定海阳核电项目为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AP1000技术,明确了投资主体和技术路线。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办能源[2007]912号文批准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2008年7月,首台机组进行核岛和常规岛负挖,项目进入主体工程建设的实际性阶段,截至2009年底,完成投资98.9亿元。2009年9月浇筑第一灌混凝土,2014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一期建成运营后,年发电量达150亿千瓦时,实现利税10亿元。【点评】张安明(烟台市核电办副主任)
海阳核电作为国家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在AP1000核电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座核电站,撬动起三大产业。做大做强核电产业,烟台市依托海阳核电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核电装备制造、核电技术研发、核电配套服务三大产业,全力打造国内第三代核电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制造、研发和服务基地,培育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配套能力、较长产业链条、较大聚集效应的核电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是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研发是核电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配套服务业是核电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三者关系紧密,相互促进。下一步烟台市将进一步加快海阳核电项目和产业配套园区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拉长核电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核电装备制造研发服务基地,为促进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YMG记者刘新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京兰)3月29日至4月1日,烟台二中11名学生作为阿塞拜疆和蒙古代表参加了第八届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昨日,他们参赛归来,烟台二中参...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