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太老人今年77岁,家住新海阳北街,看到17路征名的消息十分激动,在揣摩了三四天之后,自己的名称方案终于成形。在昨天送来的信件中,满满4页稿纸、潇洒飘逸的钢笔字体,饱含了胡人太老人与17路的点滴情感。
老人在信中说,“我想给17路起个名字‘巴士恰恰恰\’”。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源于诗圣杜甫的一首诗。老人说:“杜甫的《江上独步寻花》之七中最后一句是‘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在有山有水的江边上悠闲自得的游览,其环境与我们17路巴士的整个行程完全一样,有山、有海、有花、有蝴蝶、有海鸥,因此,我们在乘坐17路车时会或多或少能感受到当年杜甫游览的美好心情。”
此外,胡老还解释说,娇莺的形象与海鸥相似,其啼声都是“恰恰”,这个词是叠声词,与双层巴士相符。17路双层巴士自1998年至今经历了多次更新和管理上的完善,在市民和游客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文明服务为烟台树立了良好形象,为烟台争取文明城市三连冠出过力,“恰恰恰”的重叠可以代表文明城市三连冠,还可以代表咱烟台今后无限次文明城市的连冠和她本身的无限次更新和完善。
72岁的张秀玲老人患有眼疾,虽说眼神儿不好,但一大早也从四眼桥街赶到了报社,将自己手写的17路名称方案送给记者。她说:“17路双层巴士是以旅游观光为主,而且来到烟台第一眼就看到她,所以给它起个一目了然的名字太重要了,所以就叫她“邀您看大海”。”张秀玲老人解释,烟台是文明城市,所以应该用礼貌用语,“邀”字体现对乘客的一份敬意,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体现烟台人的诚意。
同样执着的还有79岁的刘秀媛老人,虽说方案比较短比较简单,但老人浓厚的热情却让人无法阻挡。她建议17路大巴就叫“海韵”。刘秀媛解释说:“17路大巴穿梭在烟台市东部的沿海线上,她与海相伴,与海鸥同舞,在17路大巴上还诞生了一首情歌,那也算是海的韵律,我特别喜欢17路大巴,是烟台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或许,您和他们一样,对17路有着深深的眷恋与喜爱,那也就参与进来吧,登陆水母论坛提交您的名称方案,让更多的人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情缘。
老人送来的17路名称方案手稿。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凤见习记者张苹)根据教育部新修改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含手机)入场考试的,将认定为考试作弊。烟台市...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