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群体生活,需要伙伴,孤独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这使其无法获得许多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往的快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眼下大都是一个子女的情况下,怎样给独生子女们找个学习和玩耍的伙伴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有成功经验的家长和有关专家。
YMG记者李凤通讯员韩世杰
支招一:家长先交朋友
各自孩子自然成朋友
惠安小区张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虽然也是独生子女,但她的女儿从没感到过孤单。平时,常有女儿的同学到她的家里玩耍,女儿也常到同学家里留宿。小伙伴们一起看蚕、喂蚕、喂鱼、画画、捉迷藏、玩大侦探,玩得特别开心。她还给女儿和她的同学们买了科学小实验相关书籍,鼓励孩子们在家里搞发明。前段时间,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还跟女儿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去爬山郊游,孩子高兴自不必说,她们这些做家长的,也感到其乐趣无穷。
张女士说,她给孩子找伴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家长之间先成为朋友,这样各自的孩子们自然而言也就成为朋友了,也就不会没伴玩了。这事要在孩子上一年级时就开始做,与其他家长多联系。当家长们熟悉了,孩子们很快玩在一起了。她说,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怕被拒绝,不要怕别人说没空,要有“厚脸皮”的精神。其实,在孩子们快乐玩耍的过程中,家长们也可以忙里偷闲聊天,交流交流育儿经验或者就是天南地北地瞎侃,权当是放松精神了,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快乐的童年,为了孩子们的快乐,他们也愿意多交朋友多联系。
支招二:异性伙伴不可缺
运动型伙伴好处多
还有不少家长与张女士一样,主动给孩子找伴。不过也有很多家长有这个想法,但不知道该给孩子找什么样的伙伴,会不会“交友不慎”,反而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呢?对此,潇翔小学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孙建霞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孙老师说,最便捷的,是“就近”找伙伴。这需要妈妈们多观察邻居和她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如果妈妈面貌可亲,孩子通常也不错。只要年龄相仿,不需要硬让他们一起做游戏,只给两个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一定能熟悉起来。
在给孩子找伙伴时,除了同性伙伴,异性伙伴也不可或缺。有调查显示,到了4岁,孩子会开始倾向与同性伙伴一起。这时增加孩子与异性伙伴的相处机会,会使孩子思路想法更开阔,且今后会更尊敬异性,容易与异性交流。但不要给孩子“配对”,这会让孩子觉得交这个伙伴很不舒服。
孙老师还有个建议,那就是给孩子找个“运动型”的伙伴。不少孩子没有运动的习惯,小小年纪就成了“宅男宅女”,总窝在家里
看电视、玩电脑,这对成长没有
好处。如果能有一些运动型的伙
伴,可以一起散步、爬山、郊游
等,对方旺盛的精力会感染到孩
子,让孩子爱上运动。
支招三:找个不同龄的伙伴
等于有了兄弟姐妹
山东省特级教师、市关工委老教师讲师团副团长于爱君曾经参观过幸福一家幼儿园,那里的模式对于孩子们找伙伴非常有益。从中她想到,家长们也可以借鉴这家幼儿园的模式,给孩子找伙伴。
于爱君说,她到达那家幼儿园时,孩子们正在教室里玩玩具。与别的幼儿园不同的是,这里的班级成员年龄大小各异,有六岁的,也有三四岁的。一开始大家自己玩自己的,突然一个小朋友喊了一声“哥哥,这个怎么玩”,立即有个大孩子过去手把手教他。后来到了做操时间,没有任何人提醒,大孩子主动过去给小朋友穿上鞋,拉着他的手一起下楼;做完操再把他领上来,仿佛是在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后来幼儿园负责人告诉于爱君,这就是他们独有的模式:以大带小。在这种模式下,独生子女身上的娇惯、自私、不懂合作的问题全然消失了,大的帮助小的,从中体验到了责任;小的向大的学习,榜样的力量让他们的心中埋下了帮助别人的种子。整个班级如同一个大家庭,所有孩子都是兄弟姐妹。
看了这家幼儿园之后,于爱君感触很深,她觉得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家长给孩子找伙伴。家长可以给孩子找个“年长”或者“年幼”的伙伴,比如亲戚或邻居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样,长者会成为幼小者的榜样,幼小者会成为长者的责任,双方都会学会很多东西,如合作、分享。这种伙伴意识、互相帮助意识、协作意识,其实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6岁之前,通过体验来产生的这种意识,是玩具和经验无法替代的。
支招四:伙伴玩耍闹矛盾
正是绝好的学习机会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雅茹的建议也是把家门打开,让孩子的同学、朋友走进来,这样孩子们就不会缺少小伙伴了。在此她有个提醒,孩子们在一起玩难免会闹矛盾,这时家长们千万别冲上前干预。
陈老师说,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吵架、打架就坐不住,有的甚至上前帮孩子教训对方孩子,或者当着别的孩子的面,把自己的孩子训一顿,这两种做法都要不得。孩子们在一起玩时闹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好处的事情。只要打闹的不厉害,家长应该学会“袖手旁观”,让他们自己解决,事后再帮孩子分析闹矛盾的起因、过程,让孩子正确认识他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引导他们自己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下次孩子们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用吵架甚至打人来解决了,这正是孩子学习的绝好机会,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建议,但不能一手包办。
另外,家长可以帮孩子找伙伴,但不能因此剥夺了孩子自己择友的权利。孩子自己择友的过程,也就是他学习、成长的过程。家长可在一旁多加注意,并适时给予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阻止。
新闻推荐
电影《追凶》已上映四天,很多观众反映画面惊悚,内容饱满,有《七宗罪》的感觉。《烟台晚报》观影团为您带回烟台观众的新浪微博微影评,带您一起直击《追凶》现...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