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了烟台市综合企业招聘会。笔者在现场了解到,年薪数十万元的豪华游轮服务员、海员没人干,月薪1300元的文员职位,应聘者趋之若鹜。船舶公司招聘负责人诚恳地“解释”:海员年薪15万元—60万元,每年会有3—4个月的休息时间,船上伙食、娱乐等生活质量也不错,工作基本机械化、智能化,对于那些家境贫寒、急于改变现状的大学生而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任凭其说破嘴,很多大学生头摇得如拨浪鼓:“风吹雨打,多苦啊。”“肯定会憋坏的。”“找不到好工作,就先做‘蚁族\’,总有机会的。”……
一些天之骄子直白甚至尖酸的话语,令笔者的头皮有些发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吃苦,不奋斗,一门心思只想投机取巧,一步到位,上哪找那么多机遇和好事。招聘会上的一幕,为高校周边与日俱增的“蚁族”心态作出了形象注脚。
近几年来,每当一届大学生勇敢地走向社会,踏进职场,总有部分毕业生依然沉浸在安逸舒适的大学生活不能自拔,怯于职场拼搏,锤炼人生,心安理得做起了“蚁族”。不少人面对媒体,全是一肚子苦水,房租高、物价涨、求职难……而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年龄、精力、学识,都处于黄金阶段的大学生,何处不能建功立业?为什么非要在大城市挤独木桥?海员,咋就不能当?吃点苦,遭点罪,又能如何?……现实中,一些蚁族合租在几平米的蜗居中,有的甚至男女混室,吃的是咸菜馒头,每日辗转挤好几路公交去上班……好好一个大学生,为何非要活得这么憋屈?难道是有人逼他们?父母辛苦供他们读了十几年书,难道就用这种尴尬和窘迫来回报老人?
近年来,在国家很多利好政策的惠泽下,大学生毕业到一些欠发达、亟需大量人才的城市和农村去,利用所学造福一方,生活和事业有声有色,这是大学生的骄傲,也堪称祖国栋梁。再看一下那些“蚁族”,很多在从事推销员、收银员、服务员等缺乏含金量的职业和工种,一身所学白白荒废不说,还要忍受饥寒交迫的折磨,究竟图了什么?毫不客气地说,就是那种混迹大都市的虚荣和矫情。而这种就业和生存理念,着实令人扼腕和伤心。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该根据自身实力,进行理性思考和预期,假如在大都市找不到人生坐标,就应该激流勇退,到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是起码的生存智慧。
20年前,台湾歌手郑智化的一首《水手》,红遍大江南北,也激发了很多少年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豪情壮志。时至今日,水手,咋就成了那么多求职者眼中的“另类”,这着实是一个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柳昊杰)昨日,记者从中央美院获悉,上个月来烟台市小钦岛写生的中央美院师生们的写生作品在学校获得好评,版画系二年级写生小分队获中央美院2012年...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