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吴明顺
8月27日上午,央视足球评论员陶伟猝死,他的离开,也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其实,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中青年猝死的比率不断攀升,究其原因,多为长期过劳,疲劳成疾,而一时的醉酒、运动量过大等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压垮人的稻草,“杀人于无形”。
昨日,记者从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获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份,全市120共计出诊急救各类猝死病人达920余例。其中,60岁以上者616人,占67%,40-60岁者共258人,占28%。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年人猝死比例有增多迹象。
8个月猝死病人近千例
38岁的赵先生正当壮年,把医疗器械代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因为应酬多,几乎每天都喝得不醉不归。近日,他从银行贷了一笔款想扩大生意范围,没想到一时大意被合作方骗了一大笔定金,内心的焦虑让赵先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连续好几天吃不下、睡不着。最终,因突发心肌梗塞离世。
过劳,已经成为职场中人的通病。一项针对13195名职场白领的调查显示,逾八成白领面临加班,七成处于过劳状态,三成出现失眠、脱发等症状。专家指出,八成的猝死与冠心病有关,而很多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长时间的超量工作与压力。有数据显示,我
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
55万。这也就意味着,每天至少有
1000多人猝死。
“猝死发生前,部分人会有胸闷、心慌、晕厥等症状,但是还有部分人没有症状。一般老年人比较容易发生猝死,但由于现在中青年这个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心理和身体压力都大,所以发生猝死的情况呈增多趋势。”烟台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范觉新说。
心源性猝死占大多数
猝死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心源性猝死;二是过劳死;第三是有显性基础病的人,例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但是还和健康人一起加班,在过劳诱因下会导致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又占大多数。据范觉新介绍,心源性猝死原因也有三个:一是病毒性感冒诱发的心肌炎,二是心源性昏厥,三是电解质紊乱造成的心律失常,最后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猝死则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病因众多,常见的有脑梗塞、脑出血、肺栓塞、急性胰腺炎、药物中毒或过敏等。此外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引起猝死。
黄金四分钟急救成功率大
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常黎明告诉记者,猝死抢救几率很小,关键是要及早治疗,把握住发病后的“黄金四分钟”。在四分钟内及时急救,成功的几率较大,但急救人员很难在四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所以,第一目击者急救很重要,提倡市民平时多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做到第一目击者急救。
猝死患者在发病前,都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和胸闷。这时候现场抢救很重要。“很多人遇到猝死病人时常常不知所措,甚至动手去挪动病人,这是万万不可的。”范主任特别提醒说,如果在路上遇到突然晕倒的人,千万不要搬动,要大声呼叫病人以判断是否有意识;如果没有反应,没有呼吸,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心脏复苏术这样操作
在等待救援120过程中,应将病人平卧于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上,切忌在沙发或者软床上;同时,松开病人的衣扣、腰带,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要点:1、按压部位要选择准确。在两乳连线与胸骨交界点,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与此手重叠,十指交叉翘起,垂直下压。2、姿势要正确,肘关节要伸直,胳膊与胸廓垂直,用上身力量下压;3、用力要适度,以胸廓下陷至少5cm为宜;4、按压后要使胸壁充分回弹,但手不可离开胸壁。5、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即按压30次时间约为18秒。6、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30次按压吹两口气,如果你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也可以只按压,不吹气。7、如果病人的心跳、呼吸没有回复,要按照30:2的比例反复进行操作,不能中断抢救。
人工呼吸要点:1、气道要打开,口腔若有异物要给予清除,保持气道畅通;2、吹气时,口要完全包住病人的口,不要漏气;3、吹气时,要捏紧病人的鼻孔,吹气后,立即松开,吹气时间为1秒;4、用力要适度,看到胸廓抬起即可。5、然后,再给予胸外心脏按压30次。
不过,常黎明主任特别提醒说,当病人的面色、口唇转红润,出现烦躁,肢体活动,甚至有呻吟声,呼吸恢复时应停止抢救。
不熬夜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据了解,猝死虽然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有先兆。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数天至数月,可能出现胸痛、憋气、胸闷、气急、心悸、疲劳等症状,此时通过休息可以缓解症状,甚至预防猝死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猝死呢?“生活不规律尤其是熬夜很容易诱发心脏问题,应该尽量避免经常熬夜。”对此,范觉新建议,很多心脏疾病都是无症状的,本身不容易被察觉,很多时候都是过度疲劳后诱发酿成悲剧。要知道,“过劳死”能够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梗,实际上是源于长期的超时劳动或者高强度劳动,以及由此相关的精神压力所导致的突然死亡。
他强调说,中青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太累,作息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最好是每年体检一次,了解自己有哪些遗传性、基础性或者是隐性的疾病。“这些疾病你不查可能就不知道,但是它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范主任介绍,中青年人突发心脏病或脑血管病死亡,之前十有八九存在疾病,比如房颤、室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可能程度不深,但如果在大量饮酒、吸烟或熬夜劳累的刺激下,很有可能发生心肌梗塞或其他疾病,最终导致猝死。“年龄不大的人不会在意心脏,认为老年人心脏才会不好,甚至忽视了胸口发闷、突然疼痛这些不良症状。所以,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调整饮食,戒烟限酒;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及情绪稳定。”
针对众多都市白领心理压力较大的现状,学会释压的方法很重要,尤其是适合自己的,比如说运动、旅游,或者跟朋友倾诉。而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像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病例也很容易发生猝死。而每年的春夏之交,由于气温的忽冷忽热,有此类基础疾病的患者更需要引起注意。
新闻推荐
东风雪铁龙“感恩二十年”创享大篷车展示将于9月6-10日亮相2012(第八届)烟台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现诚邀广大车友参加,现场购车可享0利润厂家直销价,更有多重好礼...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