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禽流感等春季流行传染病,港城小学生该如何应对?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经过学校的卫生健康教育,港城小学生们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他们对流感等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已是一清二楚,这得益于烟台市教育部门及学校已采取家校合力的办法,将学校的健康教育基本实现了常态化。
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日常课程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病菌袭来之前,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不可或缺。虽然关于卫生课的设置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卫生教育在各中小学并不缺乏。在芝罘区潇翔小学,自4年前刘玉杰开始担任学校的卫生老师以来,就在学校开设了健康小讲座系列,每周五早上,利用课前时间,就传染病预防、个人卫生、饮食生活习惯、预防近视等各类内容,给全校学生普及卫生常识。
“卫生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起来,这种习惯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刘老师说。据了解,除了常规的健康教育,潇翔小学还会通过洗手绢比赛、健康知识问答等形式,来帮助孩子们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着健康教育的开展,学生们的卫生意识都有很大提高,从打扫教室到个人卫生,点滴之间都能看出来。“窗台上的灰尘一定要擦干净,不然这些灰尘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用手接触到了,或是细菌被吸入呼吸道,都容易感染患病。”早晨上课前,三年级的尹明昕正和小组成员们分工打扫班级的卫生,他负责擦窗台,当被问到打扫卫生的重要性时,他一本正经地这样说。“老师说了,吃饭之前必须得先洗手。”上午下课铃声响过后,四年级的任哲自觉地跑去水龙头下洗手,一边洗着,嘴里还在重复着老师教的洗手步骤。最近,为了教会孩子们正确洗手,潇翔小学专门请了芝罘区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指导,现在每个洗手间里都贴着洗手步骤图示,手掌、手背、手指……每一步都标注得十分清楚,老师们在一旁监督着,遇见有“偷懒”的学生就时不时叮嘱几句。全部洗手完毕,又排着队进入餐厅,开启午饭时间。
预防疾病小学生自有招数
今春,从甲型H7N9禽流感在华东地区出现之初,刘老师就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新闻,做简报、画板画,利用学校专门设置的“健康橱窗”,向孩子们传达各种预防知识。上周五早上,又是例行的健康讲座时间,刘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禽流感防护系统知识通过校园广播告知每一位学生。“为了不被禽流感传染,我们应该怎么做?”“勤洗手”、“多开窗户通通风”“应该远离禽类屠宰场”“尽量不跟鸽子打交道”……面对记者的提问,潇翔小学的学生们七嘴八舌,很显然,面对这场疫情,孩子们已懂得最基本的防护措施。
关于禽流感的防护,五年级的董颜铭十分清楚,讲起来头头是道: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跑步、打球等,只有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能偏食,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为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在学校里学过了这些卫生知识,孩子们回到家也成了小小宣传员。这些天,董颜铭放学后总会跟家人宣传禽流感的防护措施,“切肉的时候要生熟分开;鸡蛋、肉食品一定要煮熟才能吃……”“一定要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诸如此类的注意事项,董颜铭都记在脑子里,到家之后再“扩大宣传”。
家校合力让健康教育常态化
其实,不只是针对传染病,所有疾病的发生于健康素养的缺失都有关系。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梅表示,人类社会在发展,对传染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也在随之提升,但病毒的重组和繁衍也从未停歇,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绝不能成为纸上谈兵,提升健康素养,是每个人应该做的自我防护措施,更是从小就应该培养起来的一种观念。
不难看出,面对疫情,各级应急预案愈加完善,为应对此次禽流感,从国家到地方,各种防控措施连续出台。在外围环境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中小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其实,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责,作为家长,也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孩子的健康教育。
有专家建议,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使之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内在需要的良好卫生习惯。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应菊)由省体育局主办、芝罘区体校承办的2013年山东省女子足球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比赛有甲、乙两个组别,分别有11支球队和1...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