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烟台市律师界诞生的首位“全国优秀律师”名叫杨希勇,现任山东三和德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烟台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烟台仲裁委仲裁员、芝罘区人大代表、鲁东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务。作为一名律师而又身兼多职的他,几乎放弃全部的节假日,像消防员一样救急,用法律维护群众权益,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心系民生为群众争取最大利益
杨希勇是烟台市政府涉法信访律师团成员,平日里常为各辖区居委会或社区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及协助处理听证工作。在工作中,他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2007年6月,某办事处某村要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商与村民双方产生意见分歧而导致项目停滞。而项目前期已将村民的果树全部铲除,一旦停滞,就意味着村民的果树不仅没有了,且房子也将没着落,村民们为此情绪激动。经过调解,开发商提出,如果开发地块实际建筑面积超出规划建筑面积,超出部分的将按每平方米50元的标准补偿给村里。
对这个条件,村两委成员均没有异议,因为邻村也是这样做的。但杨希勇却认为,这个补偿标准和方法不符合村子的长期利益,应当明确为“超出部分价值的30%归村里”。“这个合同关系到全村老百姓的利益,虽然眼前来讲看不见,但过三五年后,这个利益就呈现出来了。”他说。
然而,对此意见,不仅开发商不同意,就连村里人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经过一段时间耐心地解释,杨希勇的意见最终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如今,合同中的这一条款仍然在为村子的稳定繁荣发力。
过年回家路上掉头奔现场
杨希勇是一名律师,但又不只是一名律师。作为政府涉法信访律师团的成员,他经常要处理利益牵扯繁杂的案件,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为此,他几乎放弃全部的节假日,像消防员一样救急,常常第一时间奔赴事件现场。
2009年腊月二十九下午,某企业二十多人要为职工权益要说法。当时年味正浓,杨希勇正在和家人在回老家过年的路上,得到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调转车头,紧急赶往现场。在现场,他了解了群众的意见,晚上十点,又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当事人家中进行安抚工作。面对来客,情绪恶劣的当事人和家属不愿多说话,只是不停地摔东西。一旁的杨希勇也不生气,他找来扫帚,默默地打扫着一地的碎片,却一不小心被碎片割破了手指。见到律师手指渗出血来,当事人的情绪也缓和了下来,立马找来药水并帮杨希勇包扎伤口。
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双方心平气和谈了很长时间,在当事人得到准确的承诺后,这起事件终得解决。
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去年9月,某村雇工赵某在建房工作时不幸死亡,因赵某是刚来烟打工不到两个月的安徽人,赔偿是按城镇标准还是农村标准进行,受害人家属与雇主间一时无法达成一致,受害人家属及老乡情绪激动,社会不稳定事项一触即发。
这一难题让作为中间人的村、街道干部着实犯难。在接到信息后,杨希勇带领律师团队火速赶到事故现场,详细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具体经过以及死者家庭的基本情况。由于律师的加入,双方对受害人的死亡赔偿及相关费用支付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在接下来的调处过程中,双方态度较为平稳。
受害人家属及雇主在听取律师意见后,表示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赔偿数额限定在农村人口赔偿标准之上及城镇人口的赔偿标准之下。最终经过各方的努力,双方达成协议,由雇主一次性赔偿赵某家属人民币52万元。之后,杨希勇又亲自购买火车票,将受害人家属送到烟台火车站返乡,至此该事项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晋通讯员张爱敏)蓬莱阁最近面向当地市民发起了一次民间免费鉴宝活动,市民持有的一份《清光绪乙丑皇朝直省地舆图》得到专家首肯。5月...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