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奇山街道群众工作站见到了焉妮,一位即将迎来双胞胎宝宝的“准妈妈”。她曾经留学韩国5年,如今只是奇山街道社保中心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
阳光女孩焉妮投身基层实现自我价值
基层实现自己价值
焉妮毕业于韩国全罗北道圆光大学,在那里她学习了一年的语言和四年的本科,取得了“经营学”和“国际通商”双学位,精通会计、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专业。毕业回国后,她选择一家韩企工作,虽然在别人看来,那是一份比较好的工作,环境舒适收入高,但焉妮总觉得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整天面对电脑,她觉得工作没有意义,她认为应该为社会做更有意义的事实现自己的价值。
后来焉妮通过考试,来到奇山街道办事处,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让她对生活有了全新认识。活泼开朗的她特别善于和群众打交道,很快融入工作。现在的她觉得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通过小小的奉献能找到自身的价值。
阳光女孩变身街道干部
在奇山街道群众工作站的服务大厅,记者一眼就看到焉妮忙碌的身影,看见她正在工作,记者并没有上前打扰,而是先和社保中心张主任聊了起来,“焉妮刚来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棵盛开的向日葵。”张主任告诉记者,焉妮工作时的热情,一直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周围的居民,她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人心。
“那时候真是个小姑娘,办起事来就像一阵风似的,一转身人就不见了,再转身人又回来了。”繁杂的数据和繁忙的业务,似乎从来没有影响过她的情绪,她总是微笑面对,同事们发自内心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因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焉妮在这个岗位如鱼得水。劳动保障有许多账目和需要计算的任务,多年学习会计知识的她工作起来很顺手。同事们遇见不会的问题都会向她请教,而她也总是耐心解答,一些老同志对电脑网络不精通,一些细节问题总是处理不好,焉妮的到来给了他们很大帮助,整个科室的工作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烟台的韩国企业比较多,居住在烟台的韩国友人也比较多。有一次,一位韩国人来街道办理关于劳动保障的手续,他用很不熟练的汉语怎么也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情急之下他开始说起韩语,这时焉妮听到了,她走过来用流利的韩语和他交流,并指导同事帮这位韩国人办理了手续。事后,那位韩国人非常吃惊,他惊讶于烟台的基层政府部门竟然有这么厉害的人才,直到离开办事处门口,他都一直赞不绝口。
5年的留学生活让焉妮思路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开阔,用她自己的话说,“出国这几年自己更加独立了,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了,以前自己是个小女孩,受了委屈就会哭,现在我会很坚强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而经过一年的锻炼,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焉妮已经成为社保中心的骨干,对待办事的居民热情细致,办理业务迅速严谨。也许是即将成为人母的缘故,在她身边总能感到环绕着温暖的光辉。
身怀六甲坚持工作
自从焉妮怀孕以后,不能长时间站立或来回走动,有时候为居民解答问题时,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科室的同事们心疼她,都让她先歇会儿,但她总是说“先等会儿,我弄完这个”。因为不能弯腰和来回走动,虽然她工作的速度慢了下来,但工作质量并没有受到影响,她总是有条不紊,整个办事处的同事没有人不夸奖她。
在和焉妮聊天过程中,焉妮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周六,怀孕的焉妮去医院做检查,因为身体有出血迹象,医生建议焉妮休假保胎,结果,焉妮只休息周日一天后,周一又继续上班。那段时间,烟台气温降得比较厉害,赶着周二下雪天,焉妮感觉身体不太舒服,于是给主任打电话请假。细心的主任察觉到她有事情,一再追问后才说出情况,当天下午区里来通知,需要紧急办理90多人的退休,包括打养老保险金、缴费单等,这些工作以前都由焉妮负责,为保证完成工作,她在家利用电脑和电话指导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了工作,忙碌了整整一下午,第二天她又来上班。“你不知道我当时多生气,”张主任说起这个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都什么状况了还来上班,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看着这个孩子,当时我是真心疼。”在焉妮身体恢复以后,她依旧每天按时上下班,对待工作依然认真负责,从没有因为是孕妇而要求照顾。
坚守岗位不求“照顾”
今年焉妮所在的奇山街道开展了“社区工作日”活动,在进行人员安排时,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打算安排在离家比较近的社区指导工作,但她坚决表示不需要特殊照顾。她说:“社区工作日活动是咱街道的大事,是个严肃的事,不能因为照顾我破坏了规矩。”就这样,她也和所有机关工作人员一样,每个月到不同的社区,每到一个社区,忙东忙西,帮着整理档案,去居民家走访入户,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对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摸底排查。
在迎西社区,焉妮在居委会里详细为居民解答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怎么办手续,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她介绍得很到位,有些居民记不住,她就用笔写下给居民。做完这些,她又和大家走上街头,为过往路人发放关于劳动保障政策的明白纸,就这样,很多居民都认识了这位“大肚子”机关干部。
细致工作热心服务
焉妮和她的同事们认真接待每一个来办事的群众,办理好每一个事项,紧紧围绕全省基层平台建设考核验收要求,加强平台建设,围绕创业带动就业、小额贷款等考核内容,各项工作成绩斐然,街道帮助辖区221名就业困难人员办理困难群体认定,其中4050困难群体123名,零就业家庭10户。认定过程中焉妮和她的同事们严格把关,遵照程序,认定一户,帮扶一户,经过他们的多方努力已全部就业,认定的10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完成新增就业再就业1675人,其中社保扩面就业948人,网上推荐就业成功445人,自己创业43人,举办招聘会就业成功106人,“4050”困难群体就业123人,零就业家庭就业10人;定期组织辖区单位、失业人员开展职业介绍;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依托社区及时下载最新的岗位信息并在信息栏张贴,充分实现就业信息“进村入户”;举办招聘会5场次,现场招聘成交106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人,其中2人为应届毕业生。
乐观踏实心怀梦想
“其实我是个闲不住的人,真要让我啥都不干专心养胎,那可真是一种折磨,”焉妮告诉记者,社保中心就这么几个人,很多工作都是她一人经手,她要是休息了,那些工作怎么办。“既然干了这个工作,我就得把它干好,要不然我心里不踏实。”焉妮说道。
说起张主任说的那件事情,“其实后来我也有点害怕,老公也埋怨过我。如果出点事对自己、对家里怎么交待。但是忙起来自己就忘了,这件事我爸妈、公婆和老公对我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教育\’。”焉妮开了个玩笑。谈到肚子里的宝宝和未来的生活,焉妮的眼里充满了憧憬,“从我和老公的二人世界到四口之家,肯定会有很大改变。我这个人没什么远大理想,只希望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家人身体健康,宝宝能开开心心地长大,这就是我的愿望。”
和焉妮聊天的过程中,也许是受到那种母性光辉的感染,记者心中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温暖。真心地祝福这个曾经的阳光女孩,现在的准妈妈,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两个快乐的小天使。
新闻推荐
刚“复活”了5天就宣告再次下线本报讯(YMG记者刘晋通讯员姜正华)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烟台影市迎来了一个不太平静的档期,先是17日《被解救的姜戈》下线,紧接着就是...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