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巧果,在烟台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习俗。在过去,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三两组队,到附近的河里去洗衣裳,因为这天洗的衣裳会格外干净。“七夕这天,牛郎和织女要相会。织女流下的泪水就汇到人间的河里,所以这天到河里洗衣裳其实是用织女的眼泪洗的,就会格外干净。”刘正中说,这个习俗主要流行在上世纪没有自来水的年代,而且往往七夕这天下雨的几率很高,所以大家就有了洗衣裳的习惯。现在这个习俗基本没有了,最多是在农村可能还保留这个习俗。
□其他各地习俗
嘉兴:七夕香桥会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江浙: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这天洗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西南一带: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广州:迎仙、拜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穿针走线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新闻推荐
为丰富学生暑假活动,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和烟台市作家协会、烟台市芝罘区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黄海数字出版社协办的烟台市第二届“快易典”杯校园有奖征文大赛自...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