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盒骨灰无人祭,最长超20年
“3年以上无人认领的骨灰盒,我们都集中放在这里,其中存放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了20年。”昨日,记者在芝罘区殡仪馆一间单独的祭奠室里看到,架子上摆满的骨灰盒,不少都看起来年代久远。殡仪馆骨灰寄存处管理员小王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没有缴纳骨灰存放费用的骨灰盒,大约有600多个,殡仪馆只好先将这些无主骨灰盒安放在这间单独的祭奠室里,等待亲人前来认领。
为查找这些骨灰盒的亲人们,殡仪馆工作人员费尽了心思。小王介绍说,一些年代久远的骨灰盒只标注了死者的姓名或只留了个地址,查起来非常麻烦,由于无法联系到死者的家属,这些骨灰盒也无法纳入骨灰盒电脑信息化管理系统。为避免无主骨灰盒越来越多,这几年殡仪馆要求家属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但只要家属举家搬迁了,殡仪馆依然没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算通信设备发达也束手无策。
36具遗体无人认领,最长存放8年
“这是2005年就存在这里的遗体,现在已经8年了,是目前存放时间最长的。”昨日,芝罘区殡仪馆业务科高科长指着登记表上的信息告诉记者,除了存放8年之久的,还有7年、6年……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更新。记者在登记册上看到,现在殡仪馆中存放的无人认领遗体最晚的是2013年10月8日,是在火车站南广场上发现的一具无名尸。
“无主遗体每年都在以20具左右的数量增加。”高科长告诉记者,去年有十多具遗体被认领,最远的还有从东北特地赶到烟台来查找的。但又不断地有新的无主遗体送来,一年来又增加了近20具,现在已经达到了36具。在芝罘区殡仪馆的冷藏室,共有63个冷柜,里面长期存放的遗体,占据了冷柜数量的一半儿以上。每到夏季,冷柜严重不够用时,每天都要倒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
被亲人遗忘,原因五花八门
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众多的骨灰盒和遗体被人“遗忘”在殡仪馆?高科长称,骨灰盒遗忘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有无儿无女的;有无名氏的;有的亲属缴几年寄存费就不管了;有亲属去外地或出国,地址和电话变更了;有的是时间太久,变成隔代或旁系亲属;有没有至亲在世的;有因为纠纷而放弃亲人骨灰的……
而无人认领遗体的情况则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有事故纠纷,还没有处理完毕的;一种是无名尸,找不到亲人的;还有一种则是被亲人遗弃的。“2006年从烟台山医院送来的一具宋姓人的遗体,当时在医院都已经穿好了寿衣,却再也找不到家属了,目前还在这里存放。”高科长告诉记者,在无主尸的存放维护上,殡仪馆每天24小时要不停地带电制冷,费用相当惊人。被遗忘的骨灰盒也至少占了现有寄存骨灰盒的1/10之强,它们不仅占用了殡仪馆的资源,也让殡仪馆对骨灰的处置颇为挠头。
亲人已逝,不要让其无处“安身”
“考虑到骨灰盒和遗体的特殊性,殡仪馆尽一切可能存放,等待有人认领。”昨日,殡仪馆相关负责人称,原则上殡仪馆对超过10年以上的无主骨灰盒不再保存,但骨灰盒毕竟不是一般的物品,殡仪馆没有擅自处理。每年他们都会对留下电话的逝者家属逐一打电话,声明逾期没有人来认领骨灰,殡仪馆将自行处理,但最终愿意前来认领的寥寥无几。这已经成了殡仪馆的一个难题。
该负责人称,人间最重是亲情,亲人已逝,对其骨灰盒弃之不顾,不应该。该负责人介绍,也有10多年后家属来认领骨灰盒的,找到骨灰盒的家属都十分感谢殡仪馆。殡仪馆提醒存放亲友骨灰的市民,应至少在每年清明节祭扫一次,及时将自己变更的联系方式通知殡仪馆,以便工作人员寻找或通知,不要让已故的亲人无处“安身”。记者了解到,对于一些家中有大病或低保等的困难家庭,芝罘区殡仪馆也酌情为他们减免了部分寄存费用。
“殡仪馆每年清明节过后和农历十一前后,都要集中清理4次骨灰盒。如果有要来认领骨灰的市民,尽量避开这两个祭扫高峰。”该负责人提醒市民,只要来认领的市民提供名字和骨灰寄存室号,工作人员都可以查找和核实。联系电话:6012222
新闻推荐
烟台山百年洋房被白蚁蛀空, 木质屋顶全掉了下来,市民呼吁加强对老旧建筑的保护
YMG记者方春明通讯员陈同石于宁摄影报道“白蚁把地板全咬空了,天花板也一下子掉了下来。”昨天,市民王女士向本报热线投诉说,有着百年历史的烟台山老街建筑饱受...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