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博会C馆大师坊内,慕名而来的市民络绎不绝。浙江东阳的木雕大师徐土龙说着蹩脚的普通话,费劲地讲解着一幅幅木雕的工艺和手法。一片片叶子,能清楚地看见纹理,一片片花瓣,仿佛正在盛开,一只只小鸟,羽毛清晰可见。这一刀刀刻画出来的工艺品,观赏者无不为之惊叹。
在一幅名叫《百鸟朝凤》的双面透空雕台屏前,听说这平米见方的雕刻上,有101只小鸟,市民张静一只只数着,数到第35只,她宣布放弃。“头都要晕了,满眼都是小鸟。”张静死活不相信这是手工雕刻出来的,拉着徐土龙问,是不是一个个黏贴上去的。这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百鸟朝凤》,是徐土龙耗时一年,在一块圆形椴木上雕刻出来的,标价28万。“100多种刀具,手劲差一点都不行。”徐土龙说。
今年70岁的徐土龙,从事木雕已经55年。除了头发花白,徐土龙身体十分硬朗。尤其是眼睛,哪怕是羽毛上的纹理,都能做到毫厘不差。“你看着手上的老茧,做这行,没有十年的功夫,根本不敢独立创作。”徐土龙伸出右手,粗大的指头上真的布满了茧子。这次民博会,徐土龙带来22件作品参加。“不少烟台人跑到浙江看木雕,越来越多的北方人认可了木雕的价值。”徐土龙说。随着技术提高,徐土龙对作品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年只创作1-2副自己满意的木雕。
除了在自己的展馆内给市民讲解木雕作品外,徐土龙也喜欢到大师坊的其他展馆看看。“传统艺术似乎与市民越来越远,这样的博览会,能让民俗拉回到人们身边。”徐土龙说。YMG记者杨春娜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人今年38岁,男,至今未婚,欲寻一位聪慧娴熟,身材高挑的女士为伴……”列位看官,您没看错,你正在读的确实是本人为记者节写的征文;你也没想错,这也确实是一段常见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