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孙淼通讯员马双军赵玲郭传义摄影报道
开发区研发生物新药,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还算不上主导产业;
开发区探寻转调之路,一剂强“芯”灵丹妙药,推动制造业华丽转身;
制造业占据大半江山的烟台开发区,产业转调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昨天,记者来开发区,触摸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脉动。
产政研联手攻克“不可救药”
昨日,同济大学、烟台开发区管委和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成功跻身国家级开发基地。这不仅会为基地带来9000万元的支持资金,也意味着烟台市新药研究具备了领跑全国的实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癌症、脑中风后遗症……这些困扰人们良久的病魔,在不久后将被彻底打败。“针对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研究成果已在7个国家申请了发明专利,预期将获得4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药物已完成二期临床研究,申请三期临床试验。”
此外,针对恶性肿瘤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抗体类药物”也已申请国外专利,完成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试验批件。针对肝硬化、帕金森综合症等十多项药物的研究都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领先全国的新药研发能力形成,靠的是独特的政产研平台模式。开发区科技知识产权局局长丁慧表示,“目前,烟台市政产研平台已经有几个,但跻身国家级还只有这一例。”
一枝独放不是春。如今,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初步形成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化工、医疗器械等四大主导领域,年产值超过120亿元,过亿元企业10家。
创新杠杆成转调“灵丹妙药”
近日,由3位海归博士领衔的新药研创团队,来到烟台开发区洽谈新药项目产业化事项。该团队汇聚了国际一流的创新药物开发、新药申报审评、临床研究专家,如此尖端的研发团队整编制“空降”开发区,得益于该区的创新创业软环境。
早在2011年初,开发区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意见》。今年9月,进行了重新修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人才、项目、平台、知识产权、融资等方面推出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对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2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1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扶持。如此大的扶持力度在全省尚属领先,即便在全国也属前列。“新政”还加大了对企业研发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的扶持力度。其中,对列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当年给予500万元配套补助,同时鼓励各类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最高给予100万元扶持。
近三年,财政投入科技经费及奖励资金11亿元,占预算支出的8%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预计到2015年,烟台开发区创新能力将处于国家级开发区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以上,(下转第二版)
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
新闻推荐
平均报录比8:1仍有5岗位0人报考本报讯(YMG记者任雪娜)截至昨日下午6时整,共有480人报考国考烟台地区60个用人名额,报录比达到8:1。其中,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