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法定老人节已成过去。然而,对老人的关爱才刚刚开始。早在1987年,烟台市比全省提前了7年、较全国提前13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依然是摆在众多老人面前的第一大事。今起,本报推出“烟台养老”系列调查报道,力图展现烟台养老的真实现状和存在难题。
13日,重阳,中国首个法定“老人节”。
这一天,又有多少父母迎来了子女探望?
衰老,人人终将面对;养老,人人期望体面。
来自烟台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31.7万人,占总人口的20.25%,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14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22.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7.7%。
5个烟台人,1个是老人。眼下,人口老龄化日渐严峻,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却渐行渐退,两者的矛盾对立正拷问着“烟台养老”,当如何应对?
衰老每个人终将面对烟台老龄化早于全国13年
芝罘区民生小区,每天太阳越过楼顶,88岁的李健(化名)老人准时拿着小马扎、拄着拐棍来到楼下晒太阳。近两个月来,他总低着头,眯着眼,不知一个人在想什么。今年8月份,陪他60多年的老伴走了。他每年订报纸的习惯也停了。他说,没心思看了。不过,还好,总算找到一个中意的保姆,有个说话的人了。
李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都有自己的孙子了,二儿子三年前去世了,三儿子住在郊区。老人说,老伴在世时心脏不好,由他照顾,两人互相搀扶着在一起,不愿连累子女。去年6月份,老伴生病出院,考虑到两人岁数都大了,到敬老院养老更好些。但是,才住了俩月,老两口就回家了。不习惯那里的大锅饭。找保姆居家养老,老两口费了不少力气,从年初3月份到现在,先后换了6个。“城市保姆不好找,有的心眼不好,有的看不惯。”李健说,有个保姆,早晨6点他们老两口起床了,叫她给老伴穿衣服,就是不起床,说工作时间从早晨7点才开始。
今年8月份,从烟台农村找的这个保姆,他很满意。每月支付工资2200元,负责衣食起居。李健每月退休金3100元。他说,一个月的开销就得2500元左右,包括他和保姆的吃饭钱、水电气费以及药钱。“单靠我的工资雇个保姆还不行,老伴去世后政府给了3.7万抚恤费,先用这个,以后儿子们说给凑钱。”老人说。
李健老人的生活,不是个案。
衰老、疾病、孤独,不管富有还是贫穷,这是我们每个人总要面对的。人口老龄化,谁也躲不过。生活在烟台,尤其如此。
早在1987年,烟台市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省提前了7年,比全国提前了13年。截至2012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31.7万人,占总人口的20.25%,预计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14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22.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7.7%。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伴随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预计到2020年,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9%。
“独一代”父母步入老年家庭养老功能渐行渐退
今年的重阳节,远在广州的刘晓莉电话叮嘱烟台二老注意身体。南方虽热,但北方渐冷。挂了电话,她哭了。
作为家里的“独苗”,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为了更好地发展,她留在了广州。丈夫也是独生子,山东人。如今,扎根他乡。她和丈夫曾许下豪言,将来买了大房子接双方父母一起到广州养老。但,现实还不允许,不是咬牙跺脚就能解决的。再说,父母也明确表示,不习惯到南方养老,愿守着烟台这片海。
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大多60岁以上,加入老龄化大军。传统的养儿防老,在这一代老人看来都是“浮云”,养老终归还得靠自己。他们不抱怨,他们理解子女的难处。两个年轻人哪能顾得上双方四位老人。
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家庭养老,如今其功能正渐行渐退。
李侬,生于1979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父母均已退休,烟台三中毕业。他的高中同学,至少有1/3到外地上学后没有回烟台。将来父母怎么照顾,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一脸茫然。逄晓,2009年从烟台一中毕业,考入浙江某大学。毕业时,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她从杭州回到烟台工作。关于父母的养老问题,她是考虑的多的。高中同学中,大约60-70%留在了外地。
来自市老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烟台市现有老年人家庭54.26万个,其中空巢老人家庭达到33.05万个,占61%。有关专家指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和人口的流动,空巢家庭的比率将逐渐攀升。
就养老服务需求看,来自市民政部门的一份调查显示。调查者有自理能力时,选择的养老方式依次为:自己或夫妻俩相互照顾的51.02%,与子女同住的42.86%,去机构养老的4.08%,请保姆照顾的3.06%,在社区养老的2.04%。可见,居家仍是更多老年人的养老选择。但,难以回避的现实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远去,必须寻找新的替代方式。
银发潮来袭明天,养老何处安放那张床?
“今天的养老,不再仅仅是一个老龄或是民政部门解决的问题,他已上升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人人都将老去,关注养老就是关注我们自己。”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陈长文如是说。他曾去日韩考察过那里的养老问题。社区养老完善,一对一服务、专业化、人性化,给他感受很深。烟台养老,从何发力?“作为2013年为民服务的12件实事之一,构建烟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如期推进中。”市民政局福利科科长龙军说,今年烟台市将改造提升已有社会福利中心,建成莱阳、蓬莱、招远、莱山、海阳等5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建15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居家养老互助点80处,新增机构养老床位4000张。
今后,日间照料服务将是重点发展的方向。针对目前部分老年人白天家中无人照料以及家庭养老服务日益弱化的现状,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将闲置的厂房、办公楼、学校、卫生所等改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拓宽养老服务范围,满足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全部城市社区。
同时,加快建设居家养老信息平台。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一键通“电子保姆”呼叫器,实现与指挥中心联网,对衣食住行、医疗、娱乐、家政等实行全方位服务。创新邻里互助养老,满足独居、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互助服务。按照“五有”(有名称、场所、人员、制度、经费)标准全面推开和规范邻里养老互助点建设,十二五末计划设立邻里养老互助点500处。
YMG记者侯召溪杨春娜实习生逄苗摄影YMG记者唐克
新闻推荐
烟台公安构建毒品打防立体网络, 形成“打、防、管、建”四位一体的“烟台禁毒模式”
近日,烟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809”特大贩毒案,这是烟台各级公安机关全力扫除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取得的成果之一。在侦破制、贩毒大要案和打团伙、捣网络上取...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