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8点,市文化中心广场前,演员们在舞台上彩排、工作人员忙着整理展台,“12343家庭热线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第十届读者节暨读者季正在进行开幕前的最后准备。有这样几位市民也早早赶到了现场,因为今天他们有个特殊的约会。
八旬老人坚持订报十余年
人头攒动的广场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早就从家里溜达着过来了,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时候了。”今年80岁的施仪标每一届“读者节”,都会和老伴一起早早赶到现场,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真正的铁杆粉丝。“这么多年了,真的是一年也没有落下,就算我有事儿,也会让老伴替我过来。”施仪标说。
施大爷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起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下楼到报箱里取报纸,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十几年。读书看报已经成为施大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读者节上订几份报纸,也成了施大爷一项重要的“任务”。“孩子们平时没时间,每年都是我帮着来订报纸的。”说着,施大爷拿出钱包,从夹层里抽出了一叠红色的纸。“这次订了两份《烟台晚报》,还有以前订的呢。”施大爷向记者展示着订报的凭据单,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一共5张。“就喜欢看报纸,有时候一天都不出门。”施大爷的老伴说。
热心投稿人“约会”编辑
不到8点,杨晓奕就来到了文化中心广场,赴一个特别的“约会”:读者节上,找编辑聊两句。
杨晓奕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没事儿喜欢写点东西,经常向晚报专刊版面投稿,时间一长,她的名字也逐渐被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编辑们所熟悉。随着文字交往的增多,杨晓奕与编辑们也成了朋友,每年的读者节,她都挤出时间来到现场,与熟悉的编辑聊上几句。“如果读者节我不来找这些朋友,就觉得少点什么,很不习惯。”杨晓奕说。
孙立禄是老烟台人,退休以后,读报成了他的一大业余爱好。“看多了手就痒了,也想自己练练笔。”孙立禄告诉记者。“我最近又写了一篇,写我的四次搬家,想拿这事儿来说明生活的变化……”一见面,孙立禄就跟晚报“烟台街”版的编辑聊上了,根据编辑提的建议,他决定回去把文章修改一下,及时“交作业”。
铁杆读者自创快板儿
在昨天读者节现场上,连续订了20年晚报的鞠英妮,拿出了看家本领,自编、自导、自演了快板儿节目———《夸晚报》。
昨天上午11点,站在为读者节专门搭建的舞台上,家住惠安小区的鞠英妮大姨演出自创快板儿《夸晚报》,当她欢快地大嗓门在台上“喊”出来对晚报的一腔热爱时,台下观众们配合着快板的节奏,拍手、叫好。
鞠英妮今年60岁,是晚报的老朋友。“退休在家没事,每天读晚报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细细算来已经有整整20年。”说起晚报的一个个栏目,鞠英妮大姨如数家珍,“老于帮办”、“健康大课堂”、“慈善爱心桥”……每一个栏目的特点她都能一一道出来。YMG实习生逄苗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王骅东高晋)昨日,从市安监局传来消息,烟台市将于14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市级评定验收工作,验收对象为申报国家级...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