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艺节文华奖展演烟台赛区的第三场,由延边歌舞团创排的大型歌舞《放歌长白山》昨晚亮相莱山胶东剧院。相比之前的两场演出,这场浓缩朝鲜族文艺精华的歌舞剧显得更接地气儿,爆满的剧院里中老年人的比例多了不少。90分钟的演出中,一首首唱响长白山的歌,一段段飘逸的舞蹈,一双双击打长鼓的手,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美轮美奂”成了曲终人散时大家提到最多的字眼。
千挑万选组成一台戏
昨天晚上7点30分,在古老而富有朝鲜族特色的桔梗谣中,大幕徐徐拉开。轻曼优雅的乐曲声中,仙女飘然从天上来到美丽的长白山下,在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中嬉戏,最小的仙女沉醉在人间,与牧童一见倾心。双人舞《缘》演绎了一场人仙之恋,在传统的朝鲜族舞蹈中融入芭蕾元素,男女舞蹈演员时而缠绵时而欢快的舞蹈,打开了《放歌长白山》美好的画卷。《放歌长白山》共分为5个部分,16个节目,虽然相比歌舞剧故事性较弱,但全场下来,观众没有丝毫厌倦,此起彼伏的掌声贯穿了整晚。这得益于整台晚会的精工细琢,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悦耳的音乐,勾起了观众对长白山文化的无限向往。演出中,有观众甚至感叹,“这样好看的演出不获奖就不对了。”对于烟台市民的赞誉,延边歌舞团艺术科科长朴仁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显得信心十足,“不夸张地说,《放歌长白山》是一台体现朝鲜族歌舞艺术最高水平的大型原创歌舞剧目。”朴仁哲介绍说,延边歌舞团是延边“歌舞之乡”的文化名片,曾多次获得文华奖。“《放歌长白山》的节目是贯穿建国后不同时期,从我团数千个作品中甄选出的精品,并重新进行编排,绽放出了崭新的艺术光彩。”
民族特色融合非遗元素
象帽、长鼓、扇子、牙拍等大量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其中,是《放歌长白山》的一大亮点。在《我心爱的伽倻琴》的节目中,几十位少女在台上一起拨动琴弦,琴声如泉水叮咚,奏出了大自然的和弦,拨动着每个观众的心灵;到了舞蹈《乡情》时,舞台上则是棒槌声声,舞者们不时地挥动手中的棒槌,槌打一块板面上的衣服,如同鼓声阵阵,并伴随强烈有力的节奏哼唱着古老的《阿里郎》,一时浪漫四溢……
除舞蹈外,民歌独唱也让观众拍手叫绝,《鸟打铃》、《好运来》、《阿里郎》等节目让观众领略了一幅幅精美的长白山山水画卷和民族风情画卷,让神秘悠远的朝鲜族文化犹如一块闪耀的瑰宝令人向往而着迷。值得一提的是,《放歌长白山》在原汁原味中又加入不少创新的元素,比如民族舞双人舞《缘》,就在传统的朝鲜族舞蹈中融入了芭蕾元素,令人眼前一亮。而在另一个环节中,女演员们头顶硕大的坛子翩翩起舞,刺激惊险而又美轮美奂,神来之笔是罐子里居然有水,让全场观众不禁叫好。
观众盛赞“百看不厌”
“真的太好看了,浓厚的民族风味很快就让你神清气爽,优美的舞姿百看不厌啊!真是超级喜欢!”“除了女演员们足够漂亮外,灯光和舞美也确实很棒!”“近几年流行的原生态歌舞晚会看了不少,难免视觉疲劳。今天的演出太好了,让人着实享受了一回最炫民族风。”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对《放歌长白山》交口称赞,不少摄影爱好者也凑在一起感叹,“演出的每个瞬间都给人很美的感觉,不知不觉拍了几百张照片。”对于烟台观众的盛赞,朴仁哲也感到非常高兴,“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三年来,全团150名演员始终用心刻苦地彩排。为了这次来烟台冲击文华奖,我们更是憋着一股劲,要把朝鲜族最具魅力的一面展现给十艺节。”YMG记者邵壮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今年的重阳节对老人们来说有些不一样,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的首个法定老年节。关于“常回家看看入法”等热门话题喧嚣过后,老人们是否得到了...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