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个人始终让我们牵挂,她就是9岁的藏族女孩丹增曲珍。小曲珍的病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如今全城上下已经为小曲珍募集了十几万元善款。眼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小曲珍重获健康再加一把力。
顶着冬日飘扬的小雪,77岁的退休老教师赵树蔚赶到市慈善总会捐出5000元积蓄;三站批发市场一管理厕所的大姐一个月顶多赚1500元,毅然捐出1000元给曲珍,却始终都不愿意告诉记者自己的名字;芝罘区发动广大机关干部群众,两次募捐,筹集爱心款6万多元。在定向捐赠丹增曲珍明细表中,还有很多的捐助者选择了“匿名”,不管是100元、300元还是1000元,背后都有着港城市民一颗颗淳朴友善和关爱他人的红心。烟台援藏干部有一个工作信条叫做“缺氧不缺精神”,这次为了小曲珍,我们也看到烟台人即使自身并不富裕也要扶助他人的宝贵品质。这种扶危济困的精神,这些一点一滴的帮助,都让我们看到小曲珍康复的希望,感受到这座城市冬日里散发出来的暖人温度。
小曲珍的病情需要立即进行骨髓移植,下步治疗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保守估算治疗总费用大约需要70万元。这笔治疗费用能难住一个来自边陲的农牧民家庭,却难不倒爱心齐聚的港城烟台。在历次爱心捐助中,烟台人尤其是烟台的企业家们从来都不吝伸出援手。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后,烟台企业行动最为迅速,捐款捐物不落人后。事实证明,相对于普通群众,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小曲珍的病情经本报报道后,海和食品、福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立即联系本报和慈善总会献出爱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企业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我们更期望,更多的企业家加入到援助小曲珍的队伍中来,让这名可爱的藏族女孩能够早日康复,开始正常的生活。
人心齐,泰山移。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千万人的力量却能够移山改道。在救助小曲珍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如果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力献计,那么积少成多,即便是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也能筹集到位。当你向需要扶助的人伸出双手,传递出的就是一份爱心。这份爱心不以捐款数额大小而有上下之别,只要传递出来,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感谢。
我们想象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在高原的课堂上诵读课本,在春日的草地中轻嗅花香。小曲珍的健康,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蓬勃)记者昨日获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烟台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费收缴和丧葬补助金...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