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唐寿锐刘晓阳)爱心汇成暖流,共筑港城大爱。连日来,藏族女孩丹增曲珍成为港城人民的牵挂,短短三天时间,市慈善总会的捐款热线热得烫手,我们为小曲珍设立的捐款帐号已有71300元捐款,还有不少爱心单位和市民表达了捐款意愿。昨日,YMG记者连线了烟台市援藏干部、莱阳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王世欣,从他那里了解到聂拉木的艰苦医疗卫生条件。
爱心捐款:昨天一天新增36300元
昨天,从本报得知藏族白血病女孩丹增曲珍急需救治、烟台援藏干部呼吁捐款的消息后,烟台第七批援藏领队、聂拉木县常务副书记孙玉荣同志原工作单位———芝罘区委办公室的同志自发行动起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短短一天时间,有关领导及区委办全体机关干部共捐款10400元,并送到了烟台市慈善总会。
记者昨日从市慈善总会爱心账号捐助记录上看到,昨天一天时间内新增了12笔捐款,其中有三名市民匿名打入了三笔捐款,还有几笔是已经提前与我们取得联系的爱心企业和市民所捐助。“这几天,我们的捐款热线一直响个不停。”昨日,市慈善总会救助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小曲珍的情况见报后,捐助热线就真的成了“热”线,来咨询的电话不断,有的询问小曲珍的情况,有的问如何从银行汇款,还有的咨询了市慈善总会的办公地点,直接把钱送到慈善总会。“还有的市民当天没有及时汇款,在电话中再三表示,第二天一定要到银行汇款,烟台市民的大爱之心令人感动。”
援藏干部:有钱难买一包方便面
获悉家乡人民对藏族女孩小曲珍的无私救助,援藏干部、市中医院医生高强,莱阳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王世欣昨天下午在长途连线中赞叹港城市民的人间大爱,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都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情就越冷漠,在咱们烟台恰恰相反,我们不但经济发展了,还保留了古道热肠的大爱精神。虽然在西藏生活接近半年,但是聂拉木3980米的海拔高度还是让援藏干部们不太适应:“条件艰苦我们来之前都想到了,做好了心理准备,再说我们过来不是享受的。”高原生活,依然困扰王世欣的是“高原反应”:“半年了,我还是没有完全克服高原反应。冬天了,当地的绿色植被基本都落叶了,氧气含量更低。最近高原反应的频率渐渐高了起来。还好,可以克服。”记者能够感受到电话那头大口呼吸形成的浓重鼻音。聂拉木大雪封山后,一个多月吃不到内地运进来的蔬菜,超市里的所有东西都会一卖而光。有时候,有钱不一定能够买到一包方便面。全县不到2万人口,居住分散,10户和20户就是一个村庄,一般镇上会有一个卫生所,条件很简陋,基本只能满足普通的感冒发烧治疗,也就是打针输液。县里有医院,条件不高于咱们的乡镇医院,而且不具备进行手术的条件。到了聂拉木后,高强等烟台援藏分组的同事们组织过一次下乡义诊,他们至今难忘当时的场面:“前来咨询的藏民有四五百人,量血压的就有一百多人,有30多人处于高血压的症状,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落后的卫生医疗条件足够让人担心,藏民的卫生意识则更让人心忧———有一位藏民量血压的时候已经开始脑溢血,身体出现偏瘫状况。他在看完病后,却没有进行医疗的意识。这个场景一想起来就心酸。”
■新闻回放
9岁的藏族姑娘曲珍来自烟台对口援建的聂拉木县,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在成都华西医院化疗,等待骨髓配型、做骨髓移植手术。曲珍的父母务农,收入微薄,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妹妹,根本无法承担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为治病,她的父母借遍了所有亲朋好友也没凑够医疗费,眼下面临着无钱可借、无钱继续治疗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烟台第七批援藏领队、聂拉木县常务副书记孙玉荣通过本报向家乡人民求援,呼吁港城市民向曲珍进行爱心捐款,救救这名可爱的9岁女孩儿。
■相关链接
市慈善总会为急救丹增曲珍开设了专门的捐赠账号:53505030120100007087。捐赠户名:烟台市慈善总会。开户行: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莱山支行。市慈善总会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302室。乘坐公交:1、5、7、23、33、50、52、62、72、73。电话:0535-62916190535-6262995传真:0535-6272408。
欲进行爱心救助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也可致电96110或发送邮件至tangshourui@163.com,留下您的捐助意向以及联系方式,还可登录水母网或@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网络上为曲珍祈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赵晓红)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网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买到心仪的物品,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