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用烟台大爱浇灌美丽格桑花, 本报评论员 耿晶

来源:烟台晚报 2013-11-27 17:17   https://www.yybnet.net/

本月14日,烟台第七批援藏干部在下乡调研公益活动中了解到一件不幸的事———聂拉木县乃龙乡达曲村的9岁女孩丹增曲珍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正在等待骨髓配型,准备做骨髓移植手术。聂拉木县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元,丹增曲珍家庭贫困,无力承担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这个参选“中国魅力城市”的宣传语从来都是烟台这座城市的最好注解。如今,我们更要伸出援手,用烟台人凝聚起的大爱为来自雪域高原的这朵“格桑花”带来健康和平安。

海拔4000多米的聂拉木藏语含义是“地狱之门”,可见其条件艰苦。烟台自1995年起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前后七批援藏干部奔赴聂拉木,在缺氧的高原环境中改变着藏区的面貌。今日的聂拉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已取得全面进步。为了表达对烟台人民的感激之情,聂拉木最有名的主干道命名为“烟台街”。聂拉木人说,聂拉木县是烟台人在青藏高原的家,烟台是聂拉木县人民在黄海之滨的“第二故乡”。了解这种情感渊源,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小曲珍能够在烟台牵动千万人心的原因。

从“最美女孩”刁娜挺身而出用一条腿换一条命,到全城动员寻找“戈文”,烟台人用特有的爱心为这座城市打上了一层温暖的底色。积德行善、济贫扶危,内化于每个烟台人的心中,外化为一种自觉行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能在烟台找到走出困境的支撑。古往今来,爱的暖流经过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接力传递,已然成为烟台的一大城市特色。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魅力城市这些金字招牌花落烟台,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充分肯定了烟台人民的古道热肠和善人善举。

虽然预计总花费约为70万元的医疗费用像一面高墙堵住了小曲珍的看病路,却挡不住烟台千万人的齐心协力。全城650万人,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有拿着固定工资的上班族,有不太富裕却不缺爱心的老退休工人。大家一人搭一把手,一人贡献一点力量,就能汇聚成爱的洪流,克服千难万阻。爱心不分上下,贡献不分多少。当我们伸出援手,传递出一份爱心,成就的不仅是自己的善业,更为小曲珍恢复健康向前推进了一步。小曲珍目前需尽快进行骨髓移植,病情耽误不得,我们立即行动,迅速伸出援手,就能让小曲珍看到生命的暖阳。

高原上有一种花叫做格桑花,它是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格桑”意为幸福。今天,就让我们汇聚烟台大爱,源源不断地浇灌高原格桑花,为小曲珍送去健康和平安,为藏区人民捎去幸福和吉祥。

新闻推荐

环卫工人担负一半扫雪任务, 清雪防滑保洁城市两不误

本报讯(YMG记者方春明通讯员林海清张丽华王爱芹)昨天烟台市区的天空不时地飘起零星的雪花,港城的雪季即将到来,市区两级环卫部门的铲雪车、装载机、运...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烟台大爱浇灌美丽格桑花, 本报评论员 耿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