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6 岁的孔凡辉来到烟台市莱山公路管理局,成为工程处一名普通修理工。工程处是全局最艰苦的地方,修理工则更脏更累。同事们说,有一次干大活,老孔修完摊铺机,身上、脸上能露出来的地方全是黑色的了,洗个澡冲下半斤机油。但就是这样的工作,孔凡辉一干就是13年,成为大家公认的“孔一刀”。这13年间,他还学会了驾驶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能熟练操纵砂砾机组、沥青机组……哪个环节哪个工种缺人手,孔凡辉都能在第一时间补位,并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寒来暑往,毫无怨言。像他的名字一样,孔凡辉的故事,平凡、琐碎,却也熠熠生辉。
记得2004年,在滨大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孔凡辉负责所有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在连轴转。在一次维修设备的过程中,因为地势不平,加上连日来的劳累,孔凡辉不慎将腿拉伤。医生说暂时不能下地行走,必须卧床休息。正赶上工地的一辆挖掘机因故障瘫痪,请来当地的修理师傅也无能为力。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孔凡辉得到消息,坚持要求赶赴一线进行维修。大家只好找来担架,把孔凡辉抬到故障机械上,趴着排除了设备故障。看着挖掘机重新轰鸣着驶向工地,大家欢呼雀跃,孔凡辉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因为要常年下工地,爱人还要上班,身边没有老人照看,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周末时只能跟着爸爸在工地上玩耍,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跟随爸爸妈妈逛公园,吃肯德基,哭着打滚买玩具的时候,这位筑路人的儿子,小小的身影跟着爸爸匆匆的脚步,穿梭在车间、工地之间,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经常出现这幕感人的画面。而在每年冬季清雪防滑的日子里,更有令人心动的故事。每年的冬季,为了保证出行市民的安全畅通,公路职工不分昼夜的随时待命,雪情就是命令,只要有雨雪天气,孔凡辉就要24小时在集合地待命,而爱人因为上夜班也无法带孩子,没办法,孔凡辉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半夜的时候集合出发了,老孔急忙拖起熟睡的儿子,套好衣服,抱着孩子放进了平地机的驾驶室里,把自己的棉大衣盖在孩子身上,自己再赶紧投入到紧张的清雪工作当中,休息的时候,回头看看孩子熟睡的面容,盖好掉下的大衣,摸摸孩子露在外面的小手,是否冻着了……“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孔凡辉,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过多的语言,又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心系公路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普通公路人的高尚情怀。
新闻推荐
我区搭起企业文化建设展示平台, 征集征文、书画、微电影创作、随手拍等,展现企业风采
本报讯(YMG记者彩云通讯员宪营)为进一步展示企业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芝罘区拟在全区企业中开展“聚力新烟台共筑中国梦”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活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