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今年80岁,父亲是一位老党员,她和丈夫都是早年参加革命。在那个时期里,父亲一直为建立新中国而努力奉献着,家里一直保留着大量有纪念意义的物件,都是反映那段历史的宝贵资料。记者看到,在老太太送来的史料中主要是老照片和纪念章。有1943年春天慰问团慰问部队的演出照片,还有不少将军的图片等,纪念章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章、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等。“每一个物件对我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看到这些物件,就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杨老太向记者叙述起当年那段难忘的历史。“父亲很早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烟台,共产党员的身份是很危险的。”杨老太说,在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有组织上的人或者其他党员到她家开会、接头,都是悄悄进行的。家里成了当时共产党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叔叔伯伯们一来,她就到家门口附近站岗放哨。
杨老太告诉记者,那时候共产党被称为穷党,很多人不了解共产党,但她的父亲一直坚持干革命,从未想过要放弃。她也经常来回跑腿通风报信,当上了小“交通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就是在父亲的爱国爱党之心熏陶下长大的。
四眼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征集史料工作中,杨老太是社区里第一个来无偿捐献的居民,街坊邻居大叔大妈看到了问:“这些史料很有价值,您不怕送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老太太笑着说:“对我们个人来说,这些资料确实很珍贵,但是如果能为咱胶东红色文化历史做点贡献,我非常乐意奉献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咱胶东的红色历史。”简短的几句话,让在场所有的人对老太太肃然起敬……
新闻推荐
10个烟台人就有1个志愿者, 志愿服务成为港城“新名片”,“老外”也争当“活雷锋”
YMG记者杨健摄影报道“满城尽戴小红帽”———外地游客初次来到烟台时,总会对街头戴着小红帽、穿着红马甲、箍着红袖章的志愿者队伍倍感亲切:为游客指路、清理垃...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