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两次血液透析
采访前记者曾多次联系于佳君,但每次都被他婉言拒绝。在他回复的一则短信上写道:“谢谢大家的好意,我想靠自己生活,我觉得我能够自食其力。”看到孩子的执着与坚持,作为父亲的于明月潸然泪下。“一周两次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回家还要做凉皮,经常忙到深夜,身体怎能受得了。”于明月告诉记者,只要儿子认定的事情,说再多都无用。“他不希望看到我们太辛苦,但我们看到他却太心疼。”在于明月的带领下,记者在莱州土山镇一集市看到正在为顾客做凉皮的于佳君。每天下午3点半,于佳君总会骑着三轮电动车准时来此。摊位前放置一个高高的马扎,父亲说,没有顾客的时候儿子便坐在马扎上休息会儿。由于持续透析,于佳君的身体已十分虚弱,经常浑身无力,这种情况已有8年时间。
27岁,正处于活力健康的青年时期,然而对于佳君来说是灰色的。2005年7月14日,于佳君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三年来不间断的血液透析,并没有能阻止病情的恶化。2008年8月1日,医生下了最后的诊断,换肾是唯一的出路。通过检验,母亲原泽香配型成功,2008年8月13日,儿子于佳君的换肾手术终于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换肾成功后,本以为儿子的病情会慢慢康复,但是厄运却再一次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家庭。2010年12月11日,市人民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于佳君的肾再次出现问题。三年来,于佳君一周两次往返于医院进行血液透析,50多万元的医药费让这个早已千疮百孔的农村家庭无力支付。
拜师学做凉皮挣钱
在父亲眼里,于佳君从小是个自强自立的孩子,因此儿子做此决定,于明月能够理解。“起初,我和他母亲并不支持,一方面儿子的身体不允许过度操劳,另一方面,花费大把时间做凉皮却挣不了多少钱,但后来儿子说服我们。”于明月说,对于儿子来说,自食其力是一种精神寄托。为了帮助儿子做凉皮,于明月拿出4000元钱为儿子购置一辆三轮电动车,并将家中的锅炉进行改造。“儿子说外面卖的凉皮没有自己做的好吃,一定要做最正宗的凉皮。”在父亲看来,自己的这些“投资”都比不上儿子的“用心”学艺。
于佳君生病前曾从事厨师行业,即使在生病期间,病床上的于佳君还经常研究饮食方面的书籍。“一次偶然机会,儿子做完透析后在府前西街买了一份凉皮,吃完后一直说好吃,从那时开始,只要每次去医院做透析,总要买回一份凉皮。”于明月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儿子最终向卖凉皮的曲师傅表达学习制作凉皮的意愿,但被婉言拒绝,主要原因是:不外传。虽然遭到拒绝,但于佳君从未放弃,一有时间便找师傅聊天,1个月拜访20多次。“是儿子的诚心打动了师傅,今年8月初,曲师傅来到家里亲自教儿子做凉皮,我们能够感到儿子的快乐。”于明月说,在儿子眼里,做美食不能有丝毫的“偷懒”,辣椒油颜色的调制,麻汁味道的控制都需要精益求精。由于身体原因,于佳君每天制作的凉皮数量并不多,一天销售20份左右,除去成本,一天只有30元的进账。“现在生意刚开始做,有时候买卖不好,但儿子坚持去,我们只能支持。”于明月说。
于佳君在卖凉皮。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致霞)供暖有问题,就找晚报96110“问暖热线”。本报联合市区各大供热企业,就市民提出的供暖疑问,一一给予答复。问暖1反映暖气不热却又手...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