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祖籍莱州,14岁那年来烟台在棉花铺当小工,今年刚好80周岁。
和老爸在一起时,他时常谈起小时候的记忆,吃喝玩乐的事几乎没有,唯独儿时喝过的脑饭不时提起。“好喝么?现在有卖的吗?”我问,“找不到了。”话中透着无奈。9月中旬偶得一张丹桂小吃城的宣传页,有烟台脑饭!我赶紧告诉老爸,并定下周末就去吃。
那天,老爸、我和儿子三人乘52路公交车,从华侨宾馆到天天渔港,一路上,老爸双手握住栏杆,硬是没坐座。这老头,身体杠杠的。
来到小吃城,老爸先是楼下楼上一番好瞧,然后,我们点了脑饭、片汤、蓬莱小面各一碗、叉火食两个、丹桂粉肠两根,小吃点齐了,座位却没了。光顾着陪老爸看光景、选中意,忘了占座。再看老爸,站在二楼一处摊前,眨眼看着如梭人流,哪像个来吃饭的?在家里是急性子,咋在小吃城就变了呢?
终于找到座位,陪着老爸先样样尝尝,老爸喝脑饭,我吃片汤,儿子吃小面。豆腐干吃到了,花生豆有了,粉丝捞起了,还有菠菜叶,一样不少,老爸如数家珍地数着品着,小时候的幸福在慢慢回味。“姥爷,你喝的是加菜的苞米面饭吗?”“是小米面,加碱,稀罕吧?”老爸答道:“老辈子这脑饭2分钱一碗,既当稀,又当菜,就个片片、烤饼啥的,就是一顿饭。”“啥?2分钱一碗?”我急切地问。“别比那时,还是现在的生活好,好吃好喝的有的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故事了,不像这脑饭……”
儿时喝个脑饭,又能有什么故事?回家的路上,老爸一路讲着昔日丹桂街的景象,脑饭的故事却没了下文。寻思中,蓦然记起这样一句,“历史平静对百姓而言是一种幸福”。烟台脑饭,一路热气腾腾地陪伴老爸和他的同龄人们走过平凡的岁月,没有故事,生活依旧。
新闻推荐
17岁小伙一巴掌打穿同学耳膜, 赔偿后由“逮捕”变为“取保候审”,系新刑诉法实施后烟台市首例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巴仁摄影报道)21日上午,刚满18岁的小王走出了芝罘区看守所的大门,“当时喝醉了,很后悔。”小王告诉记者。年纪轻轻的小王因为酒后一巴掌...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