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采访获悉,为推进胶东红色文化建设,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市文广新局提出了“四主线两亮点”的工作计划:重点推进红色艺术创作演出、革命历史文物保护与文博展览、红色文化出版物覆盖与创作、广播影视宣传提升等四条工作主线,突出打造“市博物馆、烟台山”两个亮点。其中,组织专创排3部红色戏曲作品———《俺娘》、《红线记》和《烟港风云》是重头戏。
挖掘摸底“红色资源”
为让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革命旧址、遗址、纪念地得到最好的保护整合、改造提升,市文广新局已在烟台市组织实施了“烟台市红色革命旧址、遗址、纪念地”摸底工作,并对普查核实的红色文保单位建立档案,编印专门名录。
目前,该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对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革命旧址、遗址、纪念地进行摸底,已摸底普查出332处红色文保单位,并以此为契机,对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涉及红色文化的单位进行深入研究与宣传。结合烟台市开展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对红色文保单位进行梳理建档、挖掘研究,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加大宣传,并尽早公布为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创作“红色烟台三部曲”
未来一段时间,市文广新局将推出一批有震撼力和影响力、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一批具有胶东特色、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经典剧目,通过舞台文艺的方式来充分展现烟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其中,“红色的土地”大型专场红色歌舞晚会将于2014年3月底前推出,这台晚会以烟台红色文化为题材,采取歌舞等表现形式,融合现代舞台元素。
市文广新局还计划组织专创排3部红色戏曲作品———《俺娘》、《红线记》和《烟港风云》,力争2014年上半年形成剧本初稿,年底前剧本定稿并正式出版。在三个优秀剧本中,2014年底前选取1—2个进行舞台排演。三部红色戏剧作品将深入挖掘烟台红色文化资源,根据胶东根据地真实历史故事,以胶东根据地人民舍子奉献、军民鱼水情谊、胶东子弟兵浴血奋战等为题材。展现胶东地域风采、富含红色文化元素的大型原生态音舞诗《盛世胶东》,2015年9月搬上舞台。
此外,红色烟台美术创作作为一个永久主题,确定3—5年为一个创作周期,推出一批美术精品,并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获奖。
红色文化文艺演出下基层
为在基层群众中推广胶东红色文化,市文广新局将结合开展烟台文化艺术节、烟台市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举办展现胶东红色文化的各类文艺演出,不仅将推出红色经典专业艺术演出,更要广泛地让红色文化下乡下基层。
对反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解放烟台期间取得“杨禄奎事件”外交斗争胜利的吕剧《烟台山作证》,以海阳地雷战为背景创作的吕剧《石乡雷声》、京剧《地雷战》等红色剧目进一步打磨提升。今年年底前排演完成以烟台籍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为原型的《智取威虎山》以及《红灯记》、《沙家滨》、《杜鹃山》红色经典京剧折子戏专场,2014年上半年配合烟台市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全市举行巡演,推动教育活动不断深化。
组织市直专业艺术院团,深入开展送红色戏曲下乡活动。通过音乐、舞蹈、曲艺、诗文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社区、广场、校园、企业、军营,激发广大市民传播红色文化的热情。在2014年上半年市县两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时,举办一台“‘心连心,鱼水情\’———烟台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大型广场文艺晚会;2015年9月,举办烟台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唱响激情岁月,激发爱国情感,凝聚起热爱祖国、建设烟台的社会正能量。
本报征集“红色老物件”
本报征集“红色老物件”,主要是记录共产党人在烟台领导或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足迹,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山东工作、视察的照片,山东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在鲁工作、生活的照片、物品、书信等;也可以是烟台红色革命纪念地经历的风雨历程及其现代化面貌的照片等。读者可以将老照片扫描或翻拍后的电子版本发送至jiaodonghongse@163.com,也可将老照片或实物送至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晚报采访部,我们将有专人进行记录登记,如果您有不便也可以拨打24小时党报热线96110,留下您的“红色故事”由记者与您取得联系。
新闻推荐
“光盘行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 各学校倡导节约,剩饭剩菜越来越少
YMG记者马银涛通讯员崔伟伟连日来,烟台大学第七餐厅四楼的7位保洁员,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联播》的“凡人善举”栏目,更是以《烟台大学保洁员...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