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刘成友
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陈旧,是老城区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烟台市芝罘区幸福街道环海路社区也不例外:没有地下管网设施,只有一条出路,路面坑洼不平,下雨下雪就成“南泥湾”,居民意见很大却长久得不到解决。
今年4月,这里的居民就再也不用为这事烦心了。“区住建局帮我们修了路,铺了下水管道,安了路灯,多亏了姜书记!”社区居民张启璞老人高兴地说。张启璞说的“姜书记”,是芝罘区住建局选派到环海路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的机关干部姜东娟。她去年到社区工作后,主动认领承办了“整修环海路社区出口道路”的服务项目,协调所在单位,筹措资金40多万元,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老问题。
环海路社区的变化,是芝罘区实行“民情网格项目服务”工作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生动诠释。在具体推进中,“为民服务认领交办制”将群众诉求直接“变身”服务项目,由党员及相关部门认领承办,直接、有效。“民情网格”什么样?走进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张社区民情网格服务架构图,让人一目了然。在这张图上,社区2381户居民被划分为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大区片,每一区片又按楼栋数、居民户数分为4—6个单元网格,形成了1个社区,4个区片,19个单元网格的布局。社区党总支书记冷晓燕介绍,与此相应,社区同步建立起“社区党总支—区片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三级组织体系,并明确了四级责任人。大海阳社区将318名自管和报到党员,合理分配到每个楼栋,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将这样的一张图放大,就成了芝罘区的“民情网格”。
目前,芝罘区146个社区共划分成890多个区片、2400个网格,平均每个网格有5名以上党员分包,每个楼栋至少1名以上党员联系。具体实施中,采取党员自主认领、社区定向交办、多级协调联办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了从群众反映问题到诉求件件有回音的“闭路循环”。清理沉积多年的垃圾、疏通淤堵的化粪池、修剪遮窗的树木、整修破损的墙体……这些关乎群众幸福感的民生“琐事”,逐一纳入“民情网格”,写进“民情档案”,通过党员主动领、组织定向派、上级帮助办等方式,啃掉了很多“硬骨头”。
截至目前,芝罘区累计组织210多个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的1.3万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其中,处级以上干部422名,科级干部2140名。
党员有了“责任田”,人手一本《民情日记》,建起了“民生台帐”。小到居民家想买几只45W的电灯泡,大到居民要求社区医疗上门服务等,这些“家长里短”都有记录。冷晓燕说,“有了这些台帐,为群众服务就有了落脚点。”
在群众眼中,服务型党组织不是看做了多少承诺,而是看解决了多少实实在在的问题。一纸《项目认领承诺书》,明确完成效果和时限,限时办结、销号管理。
围绕教育医疗方面的服务项目3400余个,目前已完成2900余个,近2万名群众受益。居民薛洪梅高兴地说:“以前有困难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是干部主动找我们,感觉真温暖!”
芝罘区委书记高庆波说:“只有破解城市社区为民服务资源不足的难题,将党员力量和优质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聚集,让干部切实融入社区,才能真正做到直面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盼。”(相关报道见C2版)
编者按
11月19日,人民日报《党建周刊》以《群众诉求“变身”服务项目》为题,对我区推行“民情网格项目服务”工作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现予以转发。
新闻推荐
泰礴顶、烟台山景区优惠打折扣, 泰礴顶景区:学生证只限暑假;烟台山景区:学生票明降暗升
YMG记者孙长波摄影报道上周五,烟台大学四位大学生到市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投诉,反映烟台市一些公办景区不销售学生票。昨天,记者跟随市价格监督检查局的工作人...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