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综合企业专场招聘会,8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吸引了1300余人进场求职。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敢创新懂协作的求职者最受企业青睐,“坐着上班”成企业招人口号。
企业青睐敢创新的求职者
上午10时许,位于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的招聘大厅内已挤满了手持简历的求职者。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三分之一以上的招聘企业为广告策划类公司,且大多提供了包括创意设计、人力行政、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等多种类型就业岗位。比起过去只注重学历、证书等硬性指标,现在企业大多更注重员工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和执行能力。
开发区一家广告传媒企业的招聘摊位前,应聘者排成了“长龙”,“创新协作,前景良好”的标志口号,十分醒目。招聘负责人徐保佳表示:从事广告行业,最需要有创意、敢创新的人才,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来说,能够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是最基本要求,所以良好的执行能力同样重要。
鲁东大学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张永威在招聘会现场逛了一圈,最终决定将简历投到这家公司。问及原因时,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这家企业“创新协作”的理念,“此外选择这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意味着我能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大学生普遍不愿“跑业务”
当日的招聘会上,营销类企业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营销类岗位却并不受求职者欢迎。
从招聘情况来看,更多用人单位为拓展市场,提供了大量营销类岗位。招聘市场营销经理,营销员,业务员等营销类人才占提供岗位的60%以上;进场招聘的制造类企业相比从前有所增加,其中以中端岗位居多。总体来说,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充足的岗位。从应聘的情况来看,有工作经验、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较少,特别对于“跑业务”的工作,大学生普遍表示不感冒。
在芝罘区一家医药企业的招聘摊位前,烟台大学经管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刘思思表示,“跑业务”不但底薪少,而且经常会碰壁,很没面子,工作不稳定。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刘泽告诉记者,业务员被家长认为是没有前途的职业,甚至有人宁愿失业也不愿选择“跑业务”的职业。
面对这种窘迫的局面,芝罘区一家海产品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张云峰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表示不解,张云峰建议,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择业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实现积极就业。
“坐着上班”成企业招人口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招聘企业为了吸引求职者眼球,纷纷拿出了“体贴牌”、“人性化”牌。“常白班、坐着上班、免费提供工作餐、上下班厂车免费接送,月休四天,管理人性化”等一系列优厚待遇,十分醒目。
莱山区一家电子企业的招工简章上用红笔写着:“我们的优势:工资+包吃+包住,实际收入2500元———4500元”。该企业招聘负责人肖翔宇表示,此举意在用高薪和包吃住吸引求职者。刚经历完面试的黄泽凯,面带笑容准备走出摊位,记者上前了解后得知,他原来所在的电子厂工作环境恶劣,常年穿着不透气的无尘服,到了夏天闷热难耐。当看到这家电子公司的人性化用工简章时,他马上想到要“跳槽”。
无独有偶,在此次招聘会上,因为企业管理不具人性化而跳槽的求职者不占少数。来自四川的求职者孙少军说,他之所以从原来企业辞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产量达不到时会遭领班或课长骂,遭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除了提高薪资外,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人性化管理方面。为此,一些招工企业特地罗列了一大堆福利待遇,甚至把“免费工作餐、驻厂医疗服务、生日礼物,内设游泳池及篮球场、工作场所有空调”等人性化条件,纷纷写在了招聘牌显眼的地方。对此,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部长王道明表示,企业只有人性化用工,才能真正留得住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于杨专刊记者刘力嘉)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为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