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综合企业专场招聘会,8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吸引了1200余名求职者进场求职。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无不良嗜好”成企业招聘条件,而月薪2000元成了眼下大学生的求职底线。
“90后”高职生不愿下车间
上午10时许,位于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的招聘大厅人头攒动,然而不少“90后”高职毕业生不愿进车间当工人,这让许多招聘技工的企业有些尴尬。记者发现原本要持续到中午的招聘会,不到11点,企业的招聘摊位前就已不见了招聘人员。
开发区一机械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刘海涛告诉记者,一上午只有十来个人过来投简历,而且大多都是文职的管理岗。“我们这次本打算招收一百多名操作工,没想到会这样。”刘海涛无奈地说。“开始还有一些人过来了解公司情况,积极与我们交流。”莱山区一电子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孙云政表示,一听说他们招聘的大多是机械制造类的技工岗位,不少学生便放弃投递简历,有的甚至简历没拿就离开了,而这些求职者多是高职毕业生。
对此,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表示,他们念了这么多年书,虽然成绩一般,但也不愿意下车间,当初选择继续读书就是想等毕业后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今年6月刚毕业的沈建平告诉记者,他已经参加了好几个招聘会,但却一直找不到满意又适合的工作。“我学的是机械专业,想找个上档次的工作,但是这些岗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何况我只是个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看不上,我自己又不甘心下车间当技工,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找到工作。”沈建平如是说。
月薪2000元成大学生求职底线
当日的招聘现场,薪资待遇仍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为看重的因素,多数大学生表示不会接受月薪2000元以下的工作。“作为‘90后’,2000元每月的工资根本满足不了我们一个月的开销。”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赵美娟表示,自己常常等不到月底口袋里的钱就光了,大学毕业后不可能再伸手跟父母要钱。最重要的是,如果大学毕业了,工资还比不上没上大学直接走向社会工作的高中同学,这点是她最不能接受的。
无独有偶,鲁东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宋长杰也表示,老家是河南的,在烟台工作需要支付房租、水电等日常开销,若工资不到2000元,根本没办法应对这么高的物价。
对此,芝罘区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陈广平表示,作为企业,他们当然希望用最少的工资找到最有能力的职工,若非要开出2000元以上的工资,他们宁愿去找一些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无不良嗜好”成企业招聘条件
在招聘现场记者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不约而同提出了“无不良嗜好”的要求,当问起何为“不良嗜好”时?企业纷纷表示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这让应聘者犯了难。
芝罘区一食品企业的招聘负责人程晓军表示,他们简章中所说的“不良嗜好”没有明确的界定,因岗位而定,比如公司不希望招聘到有过偷盗行为的人。开发区一策划公司的人事主管张传浩称,由于公司从事咨询工作,为了使客户相信公司的实力,所以对员工的外形和整体素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像经常改变头发和指甲颜色等行为都算在“不良嗜好”里面。
面对“无不良嗜好”的要求,一些求职者感到很苦恼。鲁东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黄伟佳称,投简历时看到这个要求,第一反应是反思自己,却又不知道该从哪反思,毕竟“不良嗜好”这个概念太模糊,太宽泛,“企业最好将‘不良嗜好\’的内容具体化,这样既能满足企业要求,也方便求职者。”很多求职者表示,因为“不良嗜好”很难界定,错误的判断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对此,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部长王道明表示,用人单位把“无不良嗜好”作为招聘条件,这其实是相互模仿的结果。企业可将该条件具体化:比如,上班期间禁止抽烟、喝酒;公司员工禁止染发、吸毒等,这样也不会让求职者“摸不着头脑”。
新闻推荐
城建项目筑起百姓幸福梦, 金斗山路贯穿3街道14村居开建安置房
YMG记者徐志春通讯员于子欣吴彬姜永康摄影报道初冬的莱山,城建热潮不减。赶工期,推项目,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今年,区住建局牵头承担城建重点项目24项,目前正如...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